陕甘宁地区退耕还林/草的生态成效分析
相莹莹1; 黄麟1; 曹巍1; 岳彩荣1
2014
关键词陕甘宁地区 退耕还林/草 土地利用变化 植被覆盖度 生态成效
ISSN号0517-6611
摘要基于2000~201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植被覆盖度、坡耕地分布等数据,分析陕甘宁退耕还林/草工程区耕地转换为林地或草地状况、不同坡耕地退耕情况及退耕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等,从而揭示该区域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生态成效。结果表明:①2000~2010年,陕甘宁退耕还林/草工程区耕地面积减少了9 501.12 km2,减少比例占工程区总面积的1.41%,其中2 168.80 km2和6 753.48 km2分别转变为林地和草地,分别占减少耕地面积的22.83%和71.08%,以退耕还草为主说明工程实施过程中考虑了干旱/半干旱区水热条件限制。②2000~2010年,研究区地表植被覆盖度增加了8.37个百分点,呈现较明显的增长趋势,其中耕地转林地区域增加了14.63个百分点,耕地转草地区域增加了18.06个百分点,达到甚至超过了工程区林草覆盖率增加的规划目标。③2000~2010年,陕甘宁退耕还林/草工程区内大于15°坡耕地面积减少了1 800.02 km2,其中15°~25°坡耕地转换为林地和草地面积为408.68 km2和10 48.04 km2,大于25°坡耕地转为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为149.83 km2和152.36 km2。
出处安徽农业科学
17页:5524-5528
收录类别其他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40386]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历年回溯文献
作者单位1.西南林业大学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相莹莹,黄麟,曹巍,等. 陕甘宁地区退耕还林/草的生态成效分析. 201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