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聚苯胺、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光谱电化学研究; Polyaniline, polyaniline / nanoparticles composites and Spectral & Electrochemical studies
作者焦连升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偶氮 衍生化 聚苯胺 复合材料
其他题名Polyaniline, polyaniline / nanoparticles composites and Spectral & Electrochemical studies
学位专业分析化学
中文摘要导电聚合物在防腐、传感和二次电池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对界面信息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特别是原位技术可以提供详细的界面信息。我们确定了用本实验室己经很成熟的自组装膜技术对电极进行功能化修饰,再结合原位电化学SERS方法对聚苯胺的电化学初聚过程进行研究,进一步了解了聚合成膜的机理;为有目的地构造具有特殊结构和用途的聚苯胺以及聚苯胺与纳米粒子的复合功能材料提供理论依据。1.在4-ATP/金修饰电极上化学接枝制备4一琉基偶氮氨基苯单层膜;我们首先在经电化学氧化还原粗糙化处理的金电极上组装了4-ATP分子并且得到了具有较高信噪比的拉曼增强信号;继而我们又利用经典的重氮化偶联反应接枝了苯胺分子得到了稳定的具有较高电化学活性的对琉基偶氮苯单层膜。2.在4-ATP/金修饰电极上进行了苯胺电化学聚合过程的原位SERS研究;通过采用原位电化学循环伏安一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下苯胺在4-ATP修饰的金电极上的起始聚合情况,并与未经修饰的裸金电极进行了对比,认为:具有高度电子导电性的4-ATP分子对苯胺的聚和起到了促进作用;得到的聚苯胺薄膜继承了4-ATP分子自组装膜的有序结构,采取的是苯胺的C_4位与下层的4-ATP分子的N位进行头一尾偶联聚和。3.聚苯胺与金属和非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全部采用电化学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苯胺/金纳米粒子,聚苯胺/碳纳米管,聚苯胺/碳纳米管/金纳米粒子/的复合膜。通过形貌和电化学表征,认为金纳米粒子和碳纳米管在聚苯胺膜中分布均匀,形成了比较好的复合材料,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有望在二次电池和传感器方面有较好的应用。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1-17 ; 2011-04-28
页码87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ciac.jl.cn/handle/322003/34573]  
专题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_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知识产出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焦连升. 聚苯胺、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光谱电化学研究, Polyaniline, polyaniline / nanoparticles composites and Spectral & Electrochemical studies[D].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00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