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有机白光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Study of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作者郭法文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有机发光二极管 白光 叠层结构 染料掺杂
其他题名Study of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学位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中文摘要有机电致发光显示作为最有前景的平板显示技术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实现全色显示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现全色显示的几种方法中,利用白光电致发光器件加彩色滤光膜技术具有可实现高分辨率和简单加工的优势,而且可应用液晶显示器的彩色滤光膜技术,所以可能成为未来全彩色化的主流技术。由于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全色显示以及照明等方面具有的潜在应用价值,从而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近十年的研究也不断地取得新的突破。然而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白光器件距离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存在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低的发光效率和亮度以及器件的稳定性等方面。在本文中,我们系统的研究了两种类型的有机白光器件。采用染料掺杂的方法,通过多层结构对载流子的注入和传输以及激子复合区的调控实现了白光有机发光器件,这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高效率、高亮度、良好光谱稳定性的特点。制备的器件最高发光亮度为17100ed/mZ,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分别为13.1cd/A和5.51耐W。对于荧光有机小分子材料制备的白光器件来说,这是到目前为止报道的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研究了利用叠层结构制备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新方法,采用电荷生成层将几个发光单元串接起来,各个发光单元之间互不影响,由几个发光单元分别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叠加,最终形成白光发射。这种叠层结构的器件,具有高效率、光谱稳定性好的优点,制备的器件最高亮度loZooed/m2,最大电流效率10.7cd/A,最大功率效率为2.5Inm/W。这是目前首次用叠层器件结构制备出的白光有机发光器件的最好结果。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1-17 ; 2011-04-28
页码118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ciac.jl.cn/handle/322003/34503]  
专题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_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知识产出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郭法文. 有机白光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Study of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D].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00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