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新疆天文台  > 研究单元未命名  > 研究生
题名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CN(1-0)、HCN(1-0)和HNC(1-0)成图观测研究与运动学距离测定
作者韩晓红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14-06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导师王娜 ; 周建军
关键词大质量恒星形成 星际介质 分子云 电离氢区 运动学距离
学位专业天体物理
中文摘要本篇论文包含两部分内容:一、不同演化阶段的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CN(1-0)、HCN(1-0) 和HNC(1-0)成图观测研究。二、UCHII区的运动学距离测定。 一、对不同演化阶段的大质量恒星形成区进行CN(1-0)、HCN(1-0)和HNC(1-0)成图观测研究。 观测和理论研究显示CN、HCN和HNC可能是示踪大质量恒星形成区演化阶段的良好探针,然而过去的研究一直没有给出确切的结论。这些研究大多是单点观测,得到的丰度比或积分强度比可能没有很好地反映整个恒星形成区的化学变化。我们希望研究整个恒星形成区所在分子云团的CN、HCN和HNC三条谱线的整体积分强度比变化,从而确定它们是否是恒星形成区演化阶段的良好探针。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注意到,分子云团邻近O/B型星的UV辐射可能强烈影响其表面化学。近来的大样本研究中都未考虑这一点。20cm连续辐射是O/B 型星的良好探针,我们以此为基础,判断和去除受到外部UV 辐射影响的恒星形成区,然后研究不同演化阶段大质量恒星形成区所在分子云团的CN、HCN和HNC三条谱线的 积分强度比变化,得到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论: (1)清楚地证明分子云团的表面化学确实受到邻近O/B型星UV 辐射的影响,研究大质量恒星形成区早期阶段的化学演化必须考虑外部UV 辐射的影响。 (2)分子云团内部的射电连续辐射与分子云团的整体积分强度比ICN/IHNC和IHCN/IHNC 正相关,这与以前理论研究的预期一致,即分子云团的化学是内部与外部UV 辐射共同作用的结果(Stauber et al. 2004)。 (3)大质量无星核云团的整体积分强度比ICN/IHNC 和IHCN/IHNC 与大质量原恒星云团的很接近。它们都对与分子云团成协的20厘米辐射很敏感。超致密电离氢区云团的整体积分强度比ICN/IHNC和IHCN/IHNC与电离氢区云团的很接近,它们的强度比对与它们相成协的20厘米辐射不敏感。对于大质量无星云团以及大质量原恒星云团的整体积分强度比ICN/IHNC 和IHCN/IHNC 要比超致密电离氢区以及电离氢区的云团要小。 (4)我们把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分成两种类型:类型1包含有大质量的无星核和大质量的原恒星云团,它们都没有或者仅有很弱的厘米波射电连续辐射,没有与它们成协的外部20 厘米射电连续辐射。类型2包含了超致密电离氢区与电离氢区云团。整体积分强度比ICN/IHNC 与HCN/IHNC 可以更好的示踪类型1到类型2 的演化。 (5)整体积分强度比ICN/IHCN 对大质量恒星形成的演化不敏感。 (6)积分强度比ICN/IHNC 和IHCN/IHNC一起可以较好地示踪大质量恒星形成分子云核的演化阶段。 二、UCHII区的运动学距离测定。 我们使用新疆天文台南山基地25米射电望远镜在6cm波段对281个UCHII 区同时进行甲醛和氢复合线的观测,探测到37个新的H2CO 吸收线, 其中的8个同时探测到H110α 复合线。另有一个UCHII区只探测到H110α 复合线。我们利用探测到氢复合线的视向速度结合银河系的旋转模型计算了9个UCHII的运动学距离。解决了其中六个的运动学距离模糊. H2CO的探测率只有13.2%, 可能的原因是这两种谱线强度偏低,25米望远镜的灵敏度也比较低。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恒星和恒星物理
公开日期2014-10-30
页码111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xao.ac.cn/handle/45760611-7/365]  
专题研究生
新疆天文台_应用天文研究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韩晓红. 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CN(1-0)、HCN(1-0)和HNC(1-0)成图观测研究与运动学距离测定[D].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