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电子学研究所  > 电子所博硕士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
题名合成孔径雷达地面运动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作者冯宏川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7-01-28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授予地点电子学研究所
导师王岩飞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动目标显示 沿航迹干涉 成像算法 相干斑去噪 相位去噪 杂波抑制 目标检测 子孔径
其他题名Study on Methods of Ground Moving Target Indication with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中文摘要由于具有很强的应用背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进行地面运动目标检测(以下简称SAR/GMTI)是雷达领域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SAR是获取高分辨率雷达图像的主要工具,发展已经比较成熟。GMTI技术是利用空中或空间平台发现、定位地面目标,并估计其运动参数。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将具有重大应用价值。但GMTI技术面临地面目标运动速度低,雷达截面小,地杂波干扰严重等难题,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本文主要对SAR/GMTI的基本理论和实现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尝试建立一种新的GMTI方法。首先分析了SAR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动目标在成像时面临的困难。然后研究了目前GMTI中主要的几种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给出了信号处理流程。比较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认为ATI在一定条件下对低速目标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检测效果,实现难度不是很大。因此,接下来对ATI实现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针对ATI方法中的一些难点分别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法。例如,针对天线横向基线分量误差,提出了利用干涉相位图进行地形相位估计,并将地形相位减除的方法,基本消除了这种误差的影响。提出了利用子孔径多视相位平均的相位去噪方法。该方法信号处理简单,信噪比改善较大。提出了采用多波长解测速模糊的方法。通过合理选用波长,利用两个波长即可消除ATI的测速模糊。利用这两个波长分别得到的四幅复图像还可以消除杂波对动目标干涉相位的影响。提出了利用幅度—相位连续二维检测门限进行目标检测的方法。和只利用相位检测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在虚警率不变的条件下提高检测概率。对ATI系统设计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举出了机载和星载平台下的ATI系统设计实例。 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子孔径对消的GMTI方法。该方法利用动目标和静目标在两个对称子孔径间的表现差异消除静目标,保留动目标。利用多普勒中心测量目标速度,并利用距离走动大小解多普勒模糊。具有处理简单,成本低廉和易于实现等优点。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7-19
页码174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159.226.65.12/handle/80137/8115]  
专题电子学研究所_电子所博硕士学位论文_电子所博硕士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冯宏川. 合成孔径雷达地面运动目标检测方法研究[D]. 电子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200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