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海岸带表层沉积物磷的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研究——以莱州湾、渤海和黄海为例
作者曲瑛璇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14-05-26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盛彦清
关键词磷形态 表层沉积物 莱州湾 渤海 黄海
学位专业环境工程
中文摘要磷是自然界重要的生源要素之一,同时也是浮游生物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但磷过剩和磷缺乏均会造成水体生态系统失衡及水体自净功能的丧失,所以关于水体中磷元素的相关研究一直是水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沉积物作为水环境中磷的“源”和“汇”,其在磷的全球生物地球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有助于认识沉积物内源磷负荷机制,对准确评价沉积环境、追溯磷的来源、归趋、吸附解吸动态平衡等环境地球化学过程及污染防控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以海岸带河流及近海(莱州湾、黄海、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的磷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沉积物再悬浮背景下磷的吸附解吸过程,进而深入探讨了不同环境体系下沉积物中磷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与机制,希望能够为海岸带表层沉积物磷的环境行为提供新的认识,从而为海岸带水环境综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本研究沉积物磷形态分析采用经典的连续提取法(SEDEX),同时进行了相应的元素分析和粒度分析。通过对比在黄海、渤海及莱州湾的大尺度范围内近海和河流沉积物以及远海各种磷形态分布规律,来寻找“流域—河口—近海—海洋”体系下沉积物磷分布的地球化学特征。
主要有以下结论:
 1)“流域—河口—近海”体系下,莱州湾近岸海域,西北部海域黄河口附近形成了沉积物磷的相对高值区,这个区域与黄河河口附近发现的细颗粒沉积区相重合。莱州湾近海区域沉积物总可提取磷浓度总体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趋势。
    2)“流域—河口—近海”体系下,莱州湾河口站位的铁结合态磷(Fe-P) 比相应河流站位的Fe-P更低,这可能与海相泥沙的输入和河口厌氧区的硫酸盐还原以及硫化物积累有关。
3)南黄海沉积物中总可提取磷平均浓度低于北黄海,二者沉积物来源不同可能是沉积物磷浓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南黄海西南部海域的碎屑磷灰石(De-P)浓度要高于其它站位,说明该区域是碎屑磷沉积区。
4) 总体来说,海洋沉积物磷平均浓度要低于莱州湾近海沉积物,这说明海洋沉积物中的磷主要来自于陆源输入。整个“流域—近海—海洋”体系沉积物磷浓度分布规律为:流域>近海>海洋。
5)渤海、北黄海和南黄海沉积物中自生钙结合磷(ACa-P)均与总有机碳(TOC)呈显著正相关,在三个海域二者相关系数分别为渤海(r=0.630,P<0.01,n=28)、北黄海(r=0.574,P<0.01,n=21)、南黄海(r=0.458,P<0.05,n=27),这说明沉积物TOC是影响渤海和黄海沉积物ACa-P的重要因素。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环境科学
公开日期2014-09-21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yic.ac.cn/handle/133337/7088]  
专题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知识产出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曲瑛璇. 海岸带表层沉积物磷的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研究——以莱州湾、渤海和黄海为例[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