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条斑紫菜叶状体不同区域光合作用比较分析及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
作者周伟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13-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导师王广策
关键词条斑紫菜 光合活性 类囊体膜 双向电泳 BN-PAGE
学位专业海洋生物学
中文摘要紫菜是一种原始红藻,具有典型的异型生活史类型,包括叶状体(单倍配子体)和丝状体(二倍孢子体)两个世代。条斑紫菜叶状体由单层细胞组成,其雌性和雄性生殖细胞均由藻体上的营养细胞分化而来。叶状体不同部位细胞分化和发育能力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区域光合活性也有差异,呈现出与高等植物叶片不同的光合活性异质化特性。为全面认识紫菜的光合作用过程,深入研究紫菜叶状体不同区域的光合活性,本论文首先研究了条斑紫菜叶状体不同区域光合碳同化能力的差异;其次研究了紫菜叶状体营养细胞区域和精子囊区域光合活性(PSⅠ和PSⅡ活性)以及对干出失水的响应。同时,在类囊体膜蛋白质组和叶状体可溶性蛋白质组学水平上研究光合作用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幼嫩条斑紫菜叶状体基部到梢部组织的固碳量和光合活性的变化趋势为,基部区域组织固碳量明显低于其它区域,靠近梢部的区域固碳量最高;基部和梢部组织的光合活性偏低,中间部位的藻体组织光合活性偏高,叶绿素水平则表现出从基部到梢部逐渐减少的趋势;(2)利用调制叶绿素荧光仪比较了条斑紫菜叶状体营养细胞和雄性细胞在干出状态下的响应机制,发现营养细胞和雄性组织细胞表现出相似的耐干出特性,说明营养细胞分化为精子囊的过程不受脱水状态的影响,并且认为条斑紫菜营养细胞和雄性细胞的这种耐干出性可能与光系统I(PSI)的光合活性有关;(3)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到条斑紫菜叶状体类囊体膜和光系统I及光系统II,建立了适合紫菜类囊体膜蛋白的BN-PAGE和SDS-Urea-PAGE相结合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初步比较分析了野生型和绿色突变型藻体类囊体膜蛋白差异;(4)初步建立了适合紫菜叶状体细胞总可溶性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为进一步在蛋白水平研究紫菜各项基本生物学问题提供了基础。以上研究结果说明紫菜叶状体的光合作用过程不同于陆地植物,具有独特性,是研究藻类光合作用尤其是光合进化的重要模式材料。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4-08-08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7807]  
专题海洋研究所_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伟. 条斑紫菜叶状体不同区域光合作用比较分析及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