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试验湖泊浮游藻类群落的生态学研究
夏爽 ; 张琪 ; 刘国祥 ; 胡征宇
刊名水生生物学报
2013
期号4页码:640-647
关键词人工湖泊 浮游藻类 群落结构 季节动态 年际变化
中文摘要为了对转基因(CAgcGH)鲤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参考资料,于2002年构建人工试验湖泊。研究分析了该人工湖泊浮游藻类群落的结构特征、季节动态、年际变化及其与水体各环境因子的关系。2006年至2010年间,每季度采样,共鉴定出浮游藻类7门47属66种,其中绿藻种类最多。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结果显示采样点数据可分为春夏秋冬4组,说明该群落季节性明显。冬季群落结构简单,多样性最低,主要由小环藻(Cyclotella sp.)和分歧锥囊藻(Dinobryon divergens)组成;春季,小环藻、针杆藻(Synedra sp.)、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等几种硅藻占优势;夏季群落结构复杂,占优势的是银灰平裂藻(Merismopedia glauca)和螺旋鞘丝藻(Lyngbya contarta),多样性最高;秋季没有明显占优势的种类。5年间,群落细胞密度上升了33.1%,平均值为(1.43±0.75)×106cells/L;硅藻在群落中所占比例从48.2%下降至16.2%,而蓝藻从9.3%上升至42.2%。典范对应分析(CCA)的结果显示对浮游藻类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温度和溶氧,总氮浓度和总磷浓度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而pH在试验中对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有限。不同藻类在CCA排序图上有不同的分布格局,一些硅藻主要分布在中低温采样点,蓝藻集中分布在高温的采样点,鼓藻主要出现在高透明度和高总磷浓度的采样点,金藻主要分布在高溶氧浓度和低温的采样点。
收录类别CSCD
CSCD记录号CSCD:4929157
公开日期2014-01-02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hb.ac.cn/handle/342005/19505]  
专题水生生物研究所_藻类生物学及应用研究中心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夏爽,张琪,刘国祥,等. 人工试验湖泊浮游藻类群落的生态学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2013(4):640-647.
APA 夏爽,张琪,刘国祥,&胡征宇.(2013).人工试验湖泊浮游藻类群落的生态学研究.水生生物学报(4),640-647.
MLA 夏爽,et al."人工试验湖泊浮游藻类群落的生态学研究".水生生物学报 .4(2013):640-64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