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流域生态功能区建设的理论与模式
程根伟; 王金锡; 等著
2006-04
出版者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地成都
其他题名Theory and Techniques of Eco-function Region Construction in Sanjiang Valley
目录第一章 生态功能区划研究综述 第1页 1.1 生态区划研究历史 第1页 1.2 流域生态区划研究概述 第3页 第二章 流域生态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 第5页 2.1 流域生态系统的特点 第5页 2.2 流域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第7页 2.3 流域生态功能区划的方法 第9页 2.4 流域生态功能区划要点 第15页 第三章 生态恢复技术的动态与进展 第17页 3.1 国内外生态恢复技术动态 第17页 3.2 生态恢复技术进展 第20页 第四章 三江流域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第23页 第五章 流域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库 第35页 5.1 资料收集与分类 第35页 5.3 生态环境背景数据库 第39页 第六章 三江并流区域生态功能区划 第42页 6.2 生态服务功能现状评价 第44页 6.3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第50页 6.4 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第52页 第七章 三江核心区生态功能监测与预警 第56页 7.4 监测与预警指标体系 第61页 7.5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预警模型 第65页 7.6 监测与预警系统设计 第66页 7.7 监测与预警结果分析 第68页 第八章 流域生态系统快速恢复技术体系 第73页 8.1 植被恢复技术模式 第73页 8.3 采伐迹地生态环境调查 第75页 8.6 金沙江区植被快速恢复模式 第114页 第九章 植被恢复模式的生态效益评价 第138页 9.1 云杉人工林生态功能与效益的研究 第138页 9.2 火烧迹地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 第143页 第十章 流域特色生物资源调查与利用 第150页 10.1 发展趋势与研究动态 第150页 10.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154页 10.5 特色资源植物的分布与特性 第156页 附录1:甘孜州雅砻江流域多用途木本植物资源表 第243页 附录2:三江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及生态功能分区图 第258页
中文摘要本书针对西南三江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了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其敏感性指标体系,提出了生态功能综合区划图。
页数266
ISBN7-5364-6054-6
语种中文
分类号X321.27
内容类型专著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2094]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成都山地所知识仓储(2009年以前)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程根伟,王金锡,等著. 三江流域生态功能区建设的理论与模式[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