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农村空心化程度与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化及其耦合关系
刘彦随; 李玉恒
2013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 耕地利用集约度 耦合 神经网络 环渤海地区
ISSN号1007-6301
摘要利用环渤海地区分县社会经济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神经网络确定权重的方法,对该区分县农村空心化程度和耕地利用集约度进行综合测评,并以山东省为例,进行两者耦合规律探索。结果表明:①环渤海地区农村空心化区域差异明显。高度空心化且进入稳定期的地区主要集中在C型沿海地区;平原传统农区,农村空心化正处空心化的成长、兴盛期;农村空心化低值区主要集中落后山区。②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差异明显。辽中平原粮食主产区、冀中南粮食主产区、鲁西鲁南粮食主产区集约度较高;低集约度主要集中在太行山区、长白山区、沂蒙山区、坝上高原等落后地区。③农村空心化与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存在着耦合联动关系。空心化出现、成长期,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地区隐性失业问题得以解决,耕地利用集约度不断提升;农村空心化发展至兴盛期,农村地域发展面临主体弱化,耕地利用集约度有所下降;至空心化稳定期,健全的土地流转机制和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推进,耕地利用集约度将反弹上升,最终趋于波动稳定。
出处地理科学进展
2页:181-190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8121]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历年回溯文献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_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室
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室_中文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彦随,李玉恒. 环渤海地区农村空心化程度与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化及其耦合关系. 20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