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 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
基于红外光谱的短期老化SBS改性沥青再生微观机理
张兴军; 冯辉霞; 王永宁; 李波; 张智豪
刊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0-04-20
期号2020年02期页码:页码:232-237
关键词道路工程 SBS改性沥青 红外光谱 短期老化 再生
ISSN号ISSN:1673-2812
DOI10.14136/j.cnki.issn1673-2812.2020.02.010
英文摘要为探究不同再生剂类型和掺量对短期老化SBS改性沥青再生微观组成的影响,通过旋转薄膜烘箱(RTFOT)对SBS改性沥青进行短期老化,对其添加普通(西卡再生剂)、改性(信拓-3再生剂)两种不同类型以及不同掺量(4%、8%、12%)的再生剂制得再生沥青,同时对不同再生剂进行扩散试验。对原样、短期老化及再生沥青进行了宏观指标(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在短期老化过程中软化点升高,亚砜基特征峰和官能团指数增大,丁二烯(CH2=CH2)基特征峰、丁二烯基指数、针入度、延度减小,添加再生剂亚砜基特征峰、官能团指数、软化点减小,针入度、延度增大;普通再生剂在再生SBS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基质沥青的老化及SBS改性剂的降解程度大于改性再生剂;再生剂掺量为8%时,对短期老化SBS改性沥青改善效果明显;再生剂在短期老化SBS改性沥青扩散过程中,改性沥青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但未恢复到原来水平,直接搅拌制备的再生SBS改性沥青性能明显优于再生剂在短期老化SBS改性沥青扩散形成的再生SBS改性沥青。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56822]  
专题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
作者单位1.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2.兰州交通大学道桥工程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3.甘肃恒路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兴军,冯辉霞,王永宁,等. 基于红外光谱的短期老化SBS改性沥青再生微观机理[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20(2020年02期):页码:232-237.
APA 张兴军,冯辉霞,王永宁,李波,&张智豪.(2020).基于红外光谱的短期老化SBS改性沥青再生微观机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20年02期),页码:232-237.
MLA 张兴军,et al."基于红外光谱的短期老化SBS改性沥青再生微观机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0年02期(2020):页码:232-23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