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白酒糟制备高纯度微晶纤维素工艺优化及其结构表征
任海伟2; 邢雪晔2; 张湘越2; 沈佳莉2; 张丙云2; 李志忠2; 王治业1
刊名中国食品学报
2020-03-06
期号2020-04页码:108-117
关键词白酒糟 响应面法 微晶纤维素 扫描电镜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X衍射 热重分析
DOI10.16429/j.1009-7848.2020.04.015
英文摘要白酒糟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分,是制备食品添加剂微晶纤维素(MCC)的良好原料来源。在硝酸-乙醇法提取酒糟粗纤维的基础上,探索酸法水解制备高纯度酒糟微晶纤维素(GSMCC)的工艺参数并进行结构表征。着重考察盐酸浓度、温度、液固比和时间4个因素对GSMCC纯度和得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法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酒糟粗纤维在温度72.3℃,盐酸质量分数7.5%,液固比25∶1(mL/g)的最优条件下水解2 h,可制得纯度92.57%、聚合度276.39的GSMCC,得率高达89.25%;经漂白后纯度略增至93.31%,聚合度降为255.86。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衍射(XRD)分析发现,GSMCC的微观形貌呈不规则颗粒状,具有典型纤维素的红外光谱特征,纤维素晶型为Ⅰ型,结晶度为67.49%。热重分析(TGA)表明GSMCC热稳定性良好。本试验结果说明利用白酒糟制备食品添加剂微晶纤维素的工艺可行且具有良好结构特性。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133064]  
专题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单位1.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2.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任海伟,邢雪晔,张湘越,等. 白酒糟制备高纯度微晶纤维素工艺优化及其结构表征[J]. 中国食品学报,2020(2020-04):108-117.
APA 任海伟.,邢雪晔.,张湘越.,沈佳莉.,张丙云.,...&王治业.(2020).白酒糟制备高纯度微晶纤维素工艺优化及其结构表征.中国食品学报(2020-04),108-117.
MLA 任海伟,et al."白酒糟制备高纯度微晶纤维素工艺优化及其结构表征".中国食品学报 .2020-04(2020):108-1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