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内生真菌链格孢属F1产胞外多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多糖特性的研究
作者李亮(lormoua KIATOUKOSIN)
答辩日期2019
导师刘晓风 ; 王永刚
关键词当归内生真菌链格孢属F1 胞外多糖 分离纯化 优化 抗氧化
学位名称硕士
英文摘要当归(Angelica sinensis),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分布广泛,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国内外研究已表明当归具有活血补血、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其临床应用价值极高。植物中的内生真菌分布广、种类多,许多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胞外多糖是由微生物细胞产生并分泌到培养基中的一种多糖,研究当归内生真菌胞外多糖的基本特性将对当归在医药业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从当归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当归内生真菌产胞外多糖的培养基组分,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当归内生真菌产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对当归内生真菌产胞外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并研究了其抗氧化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当归的根中分离得到了内生真菌F1,从菌落形态、显微特征和系统发育树结构等方面分析,最终鉴定其为链格孢属内生真菌(Alternaria.tenuissima)。2.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以胞外多糖产量为指标,优化了当归链格孢属F1内生真菌产胞外多糖的培养基组分。结果显示,各因素对当归链格孢属F1内生真菌产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甘露糖>酵母提取物>镁离子>VC。优化得到了当归内生真菌超胞外多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甘露糖8%、酵母提取物2%、镁离子0.04%、VC 0.005%。在优化的培养基配方下,胞外多糖平均含量为2.5657mg/mL,接近于预测值,表明优化得到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有效可行。3.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试验的方法,以胞外多糖产量为响应值,优化了当归内生真菌链格孢属F1产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当归内生真菌链格孢属F1产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发酵温度>pH>接种量>发酵时间。优化得到的当归内生真菌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5天,初始pH=7,接种量3%。在此优化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为3.32mg/mL,该值与预测值接近,表明该优化发酵工艺合理、可行。4.对当归内生真菌链格孢属F1产胞外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并测定了其胞外多糖的基本特性。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法对胞外多糖进行纯化,纯化后的胞外多糖为非还原糖,呈黄色粉末,室温下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不含淀粉。用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多角度激光散射(HPSEC-MALLS)测得胞外多糖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分别为为3.246×104 g/mol和2.012×104 g/mol。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得纯化后的胞外多糖主要由5种不同的单糖组成,分别为D-半乳糖醛酸、鼠李糖、D-甘露糖、葡萄糖和D-半乳糖。红外光谱(FT-IR)扫描结果显示该胞外多糖是一种具有吡喃糖分析结构的糖蛋白。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该胞外多糖表面粗糙,呈现多孔网络结构。热重分析和差式扫描量热分析(TGA/DSC)结果显示,该胞外多糖热稳定性好,AH=51.92 J/g。5.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当归内生真菌链格孢属F1产胞外多糖具有很强的羟自由基清除活性、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和还原力,抗氧化活性较强。
语种中文
页码62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95134]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亮(lormoua KIATOUKOSIN). 内生真菌链格孢属F1产胞外多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多糖特性的研究[D]. 201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