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基于BRB耗能的新型框架—剪力墙双重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分析
作者张杨
答辩日期2019
导师罗维刚 ; 王钧
关键词智能结构 抗震性能 BRB 剪力墙与框架抗侧移刚度比 布置方式
学位名称硕士
英文摘要传统框架剪力墙双重结构在建筑抗震结构体系中应用广泛,但在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连梁容易发生脆性剪切破坏,延性能力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框架剪力墙智能双重结构体系,其基本思想是将每个楼层的钢筋混凝土连梁替换成延性可变形耗能单元BRB,利用框架与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剪切型”和“弯曲型”的不同变形模式,各楼层处的BRB发生相对运动而耗能,大幅度减小结构的楼层水平加速度和地震响应,从而提高整个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并实现损伤单元可替换,结构功能可恢复设计。本文选取三条地震波,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兰州地区某典型的6层传统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对应的智能框架剪力墙双重结构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重点研究了不同参数BRB、不同框架和剪力墙结构抗侧移刚度比和不同BRB布置方式对智能双重结构体系地震响应的控制效果,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分析BRB不同参数对智能双重结构体系动力响应的影响。随着BRB屈服荷载(初始刚度)的增大,智能双重结构体系的各项地震响应先减小后增大,存在合理取值的BRB设计参数,即当BRB屈服荷载(初始刚度)取值为5%Fy~20%Fy范围内时,智能双重结构体系的各项地震响应与传统结构相比均有明显减小,且当BRB的屈服荷载(初始刚度)为10%Fy时,在所分析的BRB参数取值范围内,智能双重结构体系对其自身地震响应的控制效果最好,楼层峰值加速度最大可降低45.72%。(2)新型智能双重结构体系与传统框架剪力墙结构相比,当BRB的屈服荷载设置为传统框架剪力墙结构连梁内力时,刚度小于连梁,智能双重结构体系的各层侧向位移有所增大,但当BRB屈服荷载的取值在合理区间时,由于BRB的耗能和“切断”机制减小了整个结构的峰值加速度响应,因此智能双重结构体系的侧向位移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并满足规范对整体结构的变形要求。(3)分析三种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不同抗侧移刚度比对智能双重结构体系动力响应的影响。建立新型智能结构体系动力响应峰值随BRB参数的变化曲线,其变化趋势均与(1)相同;另外,在本文计算的案例中,智能结构体系随着剪力墙和框架结构之间抗侧移刚度比的逐渐增大,地震响应呈逐渐减小趋势,但其减小幅度相差不大于10%。因此,在常见框架剪力墙结构相对刚度下,具体设计智能双重结构体系时可不考虑此影响。(4)分析BRB参数沿结构高度均匀布置和倒三角布置方式对智能双重结构体系动力响应的影响。均匀分布结构各项地震响应随BRB参数变化的趋势与倒三角分布基本一致,变化趋势均与(1)相同;并通过对BRB均匀分布和倒三角分布的10%FyBRB智能双重结构体系地震响应的对比,BRB均匀分布模型的侧向位移明显减小,对薄弱层的控制有所改善。
语种中文
页码94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94732]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杨. 基于BRB耗能的新型框架—剪力墙双重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分析[D]. 201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