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体外预应力简支加固技术鲁棒性分析
作者董小林
答辩日期2018
导师张贵文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 结构加固 体外预应力 试验设计 鲁棒性
学位名称硕士
英文摘要体外预应力简支加固技术是课题组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结构加固方式,为了使此加固方式的选择更加合理、材料的使用更加经济、加固结果更为安全可靠,试图对体外预应力简支加固方式的适用规律进行研究。以PKPM结构设计软件作为计算工具,以均匀设计原理和正交设计原理作为试验设计的理论依据,通过建立试验结构模型,对体外预应力简支加固技术应用于多高层混凝土结构的鲁棒性进行了研究探讨:(1)通过均匀设计的方法进行试验设计,按照试验安排使用PKPM结构设计软件建立试验模型及其对比模型并计算,分析计算结果,将此加固技术的鲁棒性进行量化,研究了10种对其有影响的因素,并对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结果表明,对于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纵跨数、板厚、层数及混凝土强度等6种因素在影响体外预应力简支技术鲁棒性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其中对于梁,其因素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场地类别、抗震设防烈度、纵跨数、板厚、层数、混凝土强度;对于柱,其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板厚、纵跨数、混凝土强度、层数。(2)从已研究的10种影响因素中将影响程度较小的4种因素排除,其余6种因素运用正交设计的方法设计试验,使用PKPM软件建立试验模型及对比模型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此加固技术的鲁棒性,研究结构参数对加固鲁棒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抗震设防烈度对于梁、柱使用体外预应力简支加固技术的鲁棒性影响均较为显著,而场地类别与纵跨数对梁加固鲁棒性影响较大,板厚对柱鲁棒性影响较大。(3)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绘制鲁棒量趋势图。分析表明,在Ⅰ1类场地、纵跨数为11跨、板厚90mm、层数为10、混凝土等级C60的建筑结构拟从不设防提高至6度设防时,框架梁使用体外预应力简支技术加固鲁棒性最好;在Ⅰ1类场地、纵跨数为11跨、板厚110mm、层数为25、混凝土等级C20的建筑结构拟从6度抗震设防提高到7度时,框架柱使用体外预应力简支加固技术最易实现;综合梁柱的分析结果来看,在Ⅰ1类场地、纵向11跨、板厚90mm、层数10、混凝土等级C30的建筑结构拟把抗震设防烈度从7度提高到8度时,体外预应力简支加固技术鲁棒性为最好。
语种中文
页码74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93916]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董小林. 体外预应力简支加固技术鲁棒性分析[D]. 201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