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2016年杭州G20峰会宣传片研究
作者王怡婷
答辩日期2018
导师侯斌华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 杭州G20峰会宣传片 互动意义 构图意义
学位名称硕士
英文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科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的应用变得十分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语言与文字不再是人们交流及获取信息的唯一方式,视觉、听觉和感觉等多种感官的多模态话语的研究随之产生。因此,解读社会行为和意义表征应包括非语言符号等所有表意资源,如手势,声音,图像等。于是,以语言文本为主体的单模态语篇分析正逐渐朝着多模态化方向发展。但仍处于初级研究阶段,大部分研究倾向于静态文本,也有一些对动态文本的研究。杭州G20峰会宣传片作为一个典型的动态文本,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杭州的城市形象并且大力地宣传了作为东道主的自信与能力,对杭州市取得举办资格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运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克瑞斯和勒文的视觉语法和奥哈洛兰分析电影框架的方法,对2016杭州G20宣传片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从而得出该宣传片运用多种媒体手段所传达的意义。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针对该宣传片的语言部分,通过对短片字幕及小部分歌词进行分析得出:一,在概念意义方面,本片字幕旁白包括对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的描写。物质过程让文体具有一定的宣传作用,心理过程则体现出宣传片内含的情感意义。二,在人际意义方面,通过分析话语的语气系统,文本所使用的陈述句直接恰当地表达了宣传片的文体意义及情感内涵,不但充分地表现出对杭州城市形象的赞美也同样起到了吸引观众的作用。三,在文本意义方面,主要从三类主位进行分析,文本主位是整体文体的主线;人际主位体现出对杭州城市形象的赞美;话题主位突显杭州城市特点,带动文体情感主题。其次,针对该宣传片的图像部分,本研究通过截取宣传片中的多个镜头进行多模态分析得出:一,在图像的再现意义方面,从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两方面呈现杭州美好城市形象;二,在图像的互动意义上,通过图像与观看者之间的互动,体现杭州城市的独特味道,其中具体包括视点、社会距离,接触、情态这几个类别的分析;三,在图像的构图意义上,主要从信息值、显著性、取景来展现杭州的城市魅力,表达出杭州的热情好客以及出色的经济实力等优势特点。最后,针对该宣传片的声音部分,本研究通过对该宣传片中的背景音乐进行听觉模态分析,得出结论:即声音在深化视觉效果的同时,还加深渲染了宣传片的主题氛围,提升媒体吸引力,将观众的听觉和视觉完美结合。本研究为分析宣传片提供了新的方法与视角,即多模态下的有关宣传片的话语分析,通过K&V的视觉语法以及听觉语法,以期发现多种模态如何在宣传片中传递意义,不但为未来宣传片的制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也给广大观众提供了独特的观影角度,提高了大家对宣传片的多种角度的鉴赏水平。
语种中文
页码90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93412]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怡婷. 2016年杭州G20峰会宣传片研究[D]. 201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