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作者习璐
答辩日期2016
导师程兰华
关键词微时代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
学位名称硕士
英文摘要伴随网络新媒体的倾潮而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型“微媒体”涌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新兴事物被加以“微”的前缀。从微博、微信到逐渐衍生出的微心愿、微政务等等,一个微言大义、见微知著,支持微弱个体随时发声的“微时代”已经来临。“微环境”孕育出的各种“微产物”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也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特别是以“90后”为主体的高校大学生,他们是“微时代”的追随者,更是“微时代”的主宰者。因此,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如何在“微时代”下利用“微事物”,做到紧跟形势,创新方法,摸索前行,真正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解决大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有效地帮助每个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让每个学生都能德才兼备,完成以德树人的目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站在“微时代”视角下,利用文献综述法、比较研究法、综合运用法等研究方法对“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概念界定、问题分析、理论研究以及方法探索。文章针对“微时代”的相关背景进行阐述,包括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等方面,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随后,从“微时代”的界定入手,总结出“微时代”的时代特征,分别论述了“微时代”对当代大学生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等方面造成的影响,以及“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反映出“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这一现状。得出了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把握机遇的同时,面对挑战需要辩证分析、趋利避害,不断创新具有针对性的探索引导思路和可行路径,在遵循“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基础上充分把握“微话语”,利用“微媒介”,搭建“微平台”,凝聚“微力量”;接受“微方法”,借助“微方法”,善用“微方法”是“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经之路。
语种中文
页码56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91076]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习璐.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