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小兴安岭7种典型林型林分生物量碳密度与固碳能力
胡海清; 罗碧珍; 魏书精; 魏书威; 孙龙; 罗斯生; 马洪斌
刊名植物生态学报
2015-02-01
期号2015年02期页码:140-158
关键词林分生物量 碳密度 固碳能力 年固碳量 碳汇管理路径 小兴安岭
ISSN号ISSN:1005-264X
英文摘要森林生物碳储量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小兴安岭7种典型林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外业样地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林分尺度对林分生物量与碳密度进行计量,分析了林分生物碳储量的空间分配格局,并对林分年固碳能力与碳汇潜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小兴安岭不同林型从幼龄林到成熟林的乔木层碳密度增长速率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云冷杉(Picea-Abies)林>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林>山杨(Populus davidiana)林>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7种典型林型不同龄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林分生物量碳密度分别为:红松林31.4、74.7、118.4和130.2 t·hm–2;兴安落叶松林28.9、44.3、74.2和113.3 t·hm–2;樟子松林22.8、52.0、71.1和92.6 t·hm–2;云冷杉林... 更多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9.78.100.223/handle/2XXMBERH/7718]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设计艺术学院
作者单位1.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2.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3.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
4.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胡海清,罗碧珍,魏书精,等. 小兴安岭7种典型林型林分生物量碳密度与固碳能力[J]. 植物生态学报,2015(2015年02期):140-158.
APA 胡海清.,罗碧珍.,魏书精.,魏书威.,孙龙.,...&马洪斌.(2015).小兴安岭7种典型林型林分生物量碳密度与固碳能力.植物生态学报(2015年02期),140-158.
MLA 胡海清,et al."小兴安岭7种典型林型林分生物量碳密度与固碳能力".植物生态学报 .2015年02期(2015):140-15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