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人民公社规划与学科理论建设——以经济地理学为例
作者李卫康
答辩日期2014-05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张九辰
关键词人民公社规划 经济地理学 科学与社会 学科建设
学位名称理学硕士
其他题名Planning People’s Communes and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Economic Geography in 1958-1960
学位专业科学史
英文摘要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全国的经济地理学研究与教学机构几乎无一例外地参与到农村公社的经济规划与研究中,此前普遍缺乏实地调查经验的高等院校也积极投入其中。这项工作成为“大跃进”时期经济地理学界交流和推动学科理论建设的一个契机。而这一现象对于理解这一时期经济地理学界的变化十分关键。目前,人民公社经济规划工作很少为中国地理学界和科学史界提及,对于人民公社规划问题的研究也较少出现在史学界有关人民公社的相关研究中。本文利用科研机构的档案材料和公开出版物,将这一科学活动放置于五十年代末期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图景中,具体梳理了经济地理学界中人民公社规划风潮的兴起、发展特点和对学科理论建设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以科学活动为中心的视角,将科学共同体与政治经济外部环境联系在一起,以科学共同体“适应-行动”过程为出发点,呈现出社会与科学双向互动的情形。本文重点考察了1958-1960年间经济地理学界的人民公社规划及学科理论建设。初步研究表明,人民公社规划首先在高等院校兴起。紧接着,经济地理学界整体动员起来参与规划活动,并转向经验总结与学术研究。以具体调查为基础的学术交流也开始出现。自1959年7月人民公社规划工作学术讨论会之后,开始有常规的全国规模的学术交流活动。在“大跃进”中建立新领域(学科)、开辟新方向的风气下,经济地理学借助社会、政治环境为调查活动提供的推动力,迅速积累科学资料、抢占研究“领地”、扩大影响、建设队伍,学科建设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语种中文
页码59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hns.ac.cn/handle/311051/9397]  
专题研究生_学位论文_硕士论文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卫康. 人民公社规划与学科理论建设——以经济地理学为例[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