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博物馆馆藏东汉双耳铜甑铸造工艺及其保护修复研究
黄献源4; 刘彦琪3; 朱丽彬2; 卢影2; 关晓武1; 吴世磊1
刊名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8
卷号30期号:02页码:74-82
关键词东汉 铜甑 修复 铸造工艺
ISSN号1005-1538
DOI10.16334/j.cnki.cn31-1652/k.2018.02.009
英文摘要广西桂平博物馆藏东汉铜甑对于研究广西地区青铜器冶铸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器物长期保存于潮湿环境中,矿化严重、保存状况较差,亟须保护修复。本研究应用X射线影像观察、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模拟实验验证等方法研究了器物的铸造工艺、合金成分以及锈蚀产物成分。结果表明该器物为整体铸造成形,器物铸造时使用了轮制技术、刮板造型工艺以及铸后刻纹的工艺,箅部范块制作过程是用器身模翻制器身范后脱模,将器身模的圈足部分切下,然后在圈足泥模上刻出箅部型腔。在此基础上,遵循最低限度干预原则,力求将传统的文物修复手段与现代修复理念相结合,通过除锈、修补等保护修复措施后,不但提高了器物的整体稳定性,而且达到了可以展陈,发掘文物潜在价值的要求。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hns.ac.cn/handle/311051/9771]  
专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2.广西桂平博物馆
3.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4.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黄献源,刘彦琪,朱丽彬,等. 桂平博物馆馆藏东汉双耳铜甑铸造工艺及其保护修复研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8,30(02):74-82.
APA 黄献源,刘彦琪,朱丽彬,卢影,关晓武,&吴世磊.(2018).桂平博物馆馆藏东汉双耳铜甑铸造工艺及其保护修复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30(02),74-82.
MLA 黄献源,et al."桂平博物馆馆藏东汉双耳铜甑铸造工艺及其保护修复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30.02(2018):74-8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