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云南天文台  >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 抚仙湖太阳观测站
题名太阳黑子半影形成与衰退过程的观测研究
作者李巧玲
答辩日期2021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屈中权 ; 闫晓理
关键词太阳磁场 太阳黑子 黑子半影
其他题名Observational Study of the Formation and Decay of Sunspot Penumbra
学位专业天体物理
英文摘要太阳黑子是日面上最常见的一种太阳活动体也是太阳活动区中磁场最强的区域。太阳上层大气的磁场结构与太阳黑子的磁场演化密切相关。绝大多数耀斑发生在黑子上空的大气中,在部分耀斑爆发前后,邻近区域的黑子结构会发生突变(黑子半影消失、本影纵场增强等)。研究太阳黑子的演化过程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太阳磁场的局部演化,而且可以了解其他太阳活动与黑子演化的联系。本文通过运用空间、地面望远镜的多波段高分辨的观测数据,对太阳黑子半影的形成和衰退过程进行研究,尝试解释太阳黑子半影形成与衰退的起因。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二部分:一、对活动区12574 部分黑子半影形成过程的研究。利用太阳动力学望远镜(SDO)和大熊湖天文台的Goode 太阳望远镜的数据,研究了对活动区12574 内一个黑子形成部分半影的过程,得到以下结论:(1)在黑子部分半影形成时,即将形成黑子半影的区域呈蓝移,黑子本影和半影的面积、磁通量都随时间逐渐增加。这些观测现象说明黑子部分半影是由新浮现的磁流管被困在光球层形成的。(2)黑子部分半影基本形成后,黑子本影的总磁通量、面积逐渐减小而半影的总磁通量、面积快速增加。黑子半影是通过消耗黑子本影的磁通量继续演化的。(3)黑子部分半影基本形成后,黑子发生了旋转运动。黑子的旋转运动可以拉伸黑子磁场,促使黑子半影的快速形成。二、对活动区12673 中三个区域内黑子半影形成、衰退过程的研究。利用太阳动力学望远镜(SDO) 的多波段观测数据,研究了活动区12673 三个区域内黑子半影的形成、衰退过程,得到以下结论:(1)在黑子半影形成过程中,黑子本影、半影的总磁通量、面积逐渐增加。随着黑子半影面积的增大,黑子半影的平均纵向磁场强度逐渐减小,平均横向磁场强度逐渐增大,平均磁倾角逐渐变大。这些观测表明黑子半影是由新浮现的磁流管被困在光球层形成的,黑子半影的形成过程中涉及到了两个磁场系统的相互作用,先浮现的磁流管会抑制后续浮现磁流管的上浮运动。(2)在黑子半影的衰退过程中,黑子本影、半影总磁通量、面积逐渐变小。随着黑子半影面积的减小,黑子半影的平均纵向磁场强度逐渐增大,平均横向磁场强度逐渐减小,平均磁倾角逐渐变小。这些观测说明在黑子半影的衰退过程中,黑子半影的磁场变得越来越垂直,形成黑子半影的磁流管可能发生了收缩。黑子半影中的水平磁场逐渐变垂直的过程会导致黑子的半影结构会消失。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天文学 ; 太阳与太阳系 ; 太阳物理学
页码12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ynao.ac.cn/handle/114a53/25479]  
专题云南天文台_抚仙湖太阳观测站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巧玲. 太阳黑子半影形成与衰退过程的观测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