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Ia型超新星公共包层星风模型的大质量包层结构研究
作者宋仁
答辩日期2020-07-01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孟祥存
关键词密近双星 恒星演化 超新星 白矮星
其他题名Structure of a massive common envelope in the common-envelope wind model for Type Ia supernovae
学位专业天体物理
英文摘要超新星是极为剧烈的天体爆发现象,它们在观测和理论上都包含了许多类型。Ia型超新星是一种特殊的超新星,因其高亮度以及光变曲线具有很好的同一性,在宇宙学上被用作距离指示器。通常认为Ia型超新星源自双星系统中一颗碳氧白矮星的热核爆炸,但从白矮星诞生到发生热核爆炸,有很多问题并不是很清楚。比如,白矮星是处在怎样的环境里并如何增长质量?这一问题涉及Ia型超新星的前身星模型。又比如,白矮星是怎样爆炸形成Ia型超新星的?这涉及爆炸模型。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一个新的Ia型超新星的前身星模型——公共包层星风模型。这个模型建立在公共包层理论上,它是经典的单简并模型的改进,且相对于流行的光学厚星风模型具有许多优点。在本文中,我们研究公共包层星风模型中处在大质量公共包层阶段系统的结构,我们通过在渐进巨星支(TPAGB)恒星的包层中添加伴星引力效应、双星与公共包层之间的摩擦加热效应和包层转动的离心力效应,尝试解决系统处于公共包层阶段的特征,例如,什么效应主导系统的演化以及公共包层的参数取值。我们的计算表明,对于大质量的公共包层,考虑了上述效应的TPAGB星仍然与标准的TPAGB星相似,但是,前者相对后者有了更高的有效温度、光度和更小的半径。这主要是因为作为三种效应中的主导因素伴星引力,其改变了包层的结构。在伴星位置处,局地混合程长度要显著的高于局地半径,这表明混合程理论并不适用于伴星所在的区域,暗示了在这些区域可能存在的湍流。我们还发现考虑了上述效应的TPAGB星比标准的TPAGB更稳定。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天文学 ; 恒星与银河系 ; 恒星形成与演化
页码78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ynao.ac.cn/handle/114a53/25471]  
专题云南天文台_大样本恒星演化研究组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宋仁. Ia型超新星公共包层星风模型的大质量包层结构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