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原的困境及其转型
张新时; 唐海萍; 董孝斌; 李波; 黄永梅; 龚吉蕊
刊名科学通报
2016
卷号61期号:02页码:165-177
关键词草地退化 草基农业 营养级
ISSN号0023-074X
英文摘要天然草地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占国土面积的41.67%,但其畜牧业生产力很低,产值仅为农业产值的5%,约为全国畜牧业产值的1/6.本文根据温性草原的起源和草地畜牧业的5个发展阶段构建了营养级金字塔,通过草原生态系统的不可持续性、草原环境的不可持续性和草原经济系统的不可持续性3个方面论证了当前中国草原面临的困境.因此,中国草原的生产方式亟需转型,由基本上源于一万年前新石器时期的传统、粗放、落后、低生产力和生态不友好的天然草地放牧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向以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和草地农业为基础的现代化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型.建议:(ⅰ)在今后30~40年内建设约占天然草原1/10面积的优质高产的集约型人工草地4×10~7hm~2,以人工草地接替天然草地的生产功能并恢复天然草地的生态功能;(ⅱ)在草原带南缘的农牧交错带与农区普遍发展草地农业,即草田轮作制;(ⅲ)把草和畜牧业的元素融入农业系统中,以先进的草基农业系统改造我国传统的粮-经二元农业和原始的天然草地放牧业.在此基础上构建未来的草地金字塔结构,预示在上述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调整之后,我国的草地畜牧业将进入一个由现代化的草基农业和"返璞归真"的天然草地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语种中文
资助机构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SZD-EW-Z-012)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2011-4-13-1)资助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24912]  
专题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新时,唐海萍,董孝斌,等. 中国草原的困境及其转型[J]. 科学通报,2016,61(02):165-177.
APA 张新时,唐海萍,董孝斌,李波,黄永梅,&龚吉蕊.(2016).中国草原的困境及其转型.科学通报,61(02),165-177.
MLA 张新时,et al."中国草原的困境及其转型".科学通报 61.02(2016):165-17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