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型铜镍铂族矿床形成过程中“有利混染”与 “有害混染”的高温高压实验判别
刘月高2; 王李平4; 梅升华1; 李文渊2; Kohlstedt,David L.3; 张照伟2
2019-12
会议日期2019-12.13-2019.12.16
会议地点江苏南京
期号78
其他题名Experimental discrimination of typical“benificail crustal contamination" and“harmful crustal contamination”during the sulfide saturation process of the mantle-derived mafic-ultramafic magma
英文摘要
岩浆型铜镍铂族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是基于幔源超基性岩浆的硫化物饱和硫化物饱和时的硫含量SCSS)受温度压力氧逸度和岩浆成分的影响(Liu et al., 2007Fortin et al., 2015)。幔源岩浆地壳混染过程中,促进硫化物饱和的地壳混染,被定义为“有利混染”;抑制硫化物饱和的地壳混染,被定义为“有害混染”(刘月高等, 2019)。典型的有利于硫化物饱和的围岩有: 膏岩层(CaSO4) (Li and Ripley, 2009)石墨层(Jugo, 2009)SiO2为主的地层(如花岗片麻岩) (张招崇等, 2003Liu et al., 2018)及硫化物

Wekys et al. (2015)通过实验研究认为岩浆的 SCSS 与岩浆体系中 FeO*含量总体上成正相关关系。但FeO*含量既包含了 FeO 成分, 也包含了 Fe2O3成分,这两种成分对硫化物饱和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在 1GPa1200的条件下,采用 Au75Pd25-C 双层样品套设计,发现含辉石的高镁玄武质岩浆混染 Fe3O4后明显抑制了硫化物饱和,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以产攀枝花超大型钒钛磁铁矿为特征,而其铜镍铂族矿床则大多不成规模,原因在于:其母岩浆含有较多的 Fe3O4,从而抑制了岩浆型铜镍铂族硫化物矿床的形成。但混染 Fe2O3的实验中,显示出促进硫化物的迹象。本实验研究还发现混染 CaCO3 抑制了硫化物饱和,这从实验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围岩为钙质大理岩(以CaCO3 为主)的坡一镍矿的硫化物主要存在于岩体内部,可能是因为岩体外部混染了太多的 CaCO3 抑制了硫化物饱和(Liu et al., 2017);实验还发现:混染白云质大理岩(MgCO3较多)促进了硫化物饱和且硫化物在气泡中聚集的特征,这解释了为什么金川镍矿、夏日哈木镍矿的部分矿体产在岩体与白云质大理岩的交界处。
会议录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会议论文
源URL[http://ir.idsse.ac.cn/handle/183446/7794]  
专题深海科学研究部_深海极端环境模拟研究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 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南 三亚 572000
2.自然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54
3.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inneapolis, MN 55455, USA
4.南方科技大学,广东 深圳 518055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月高,王李平,梅升华,等. 岩浆型铜镍铂族矿床形成过程中“有利混染”与 “有害混染”的高温高压实验判别[C]. 见:. 江苏南京. 2019-12.13-2019.12.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