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国家天文台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晷影测年:以陶寺疑似圭尺为例
李勇
刊名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6
卷号035期号:004页码:383
ISSN号1000-0224
英文摘要2002年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出土一件残长171.8厘米,且有43个色段端点的漆木杆,疑似标注中天日影的圭尺。为此,文章构建了普适的仅由晷影数据(或刻度)求解圭表观测年代的模型。该模型功能较强,能将未知的表高、圭表间距及太阳位置、观测误差等参数同时解出,可广泛用于圭表测年问题。为求陶寺漆杆的观测年代,设定可允许的最大高度角误差为0.1°,设定表高80-250cm、圭表间距0-200cm,步长1cm;所求年代范围为BC2201-BC1901,步长0.001d。将这些参数和色段端点的数据代入模型处理,并考虑大气折射的影响,结果表明,色段端点中最少有67%与日影无关,故目前判断其为观测日影的圭尺尚存困难。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bao.ac.cn/handle/114a11/50834]  
专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勇. 晷影测年:以陶寺疑似圭尺为例[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16,035(004):383.
APA 李勇.(2016).晷影测年:以陶寺疑似圭尺为例.自然科学史研究,035(004),383.
MLA 李勇."晷影测年:以陶寺疑似圭尺为例".自然科学史研究 035.004(2016):38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