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超薄氧化物薄膜性质的密度泛函研究
作者姚锟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13-05-19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导师李微雪
学位专业物理化学
中文摘要ZnO 是一种在物理、材料以及催化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的材料。超薄ZnO 薄膜由于呈现出于体相截然不同的新颖性质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超薄ZnO 薄膜的性质及以其为模型上的水解离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 通过与实验合作,我们发现ZnO 薄膜与Au(111)表面之间相互作用较弱,主 要为范德华相互作用,此时ZnO 薄膜为石墨状平面结构。双层ZnO 薄膜层间相 互作用强于单层ZnO 薄膜与Au 衬底的相互作用,因此退火之后,薄膜倾向于形成热力学上更加稳定的双层结构。Cu 原子在单层ZnO 薄膜上容易穿透薄膜,随后与衬底Au 形成合金。而双层ZnO 薄膜上的Cu 原子容易在表面扩散,从而彼此结合形成Cu 团簇或者纳米粒子。 通过计算水在Cu-ZnO 催化体系中可能的活性位上的解离过程,我们发现水在纯Cu 表面解离能垒较高。而在负载的ZnO 薄膜上,由于水解离过程能垒较低并且反应约为热中性,水将会在表面上部分解离并达到动力学平衡。Cu-ZnO 界面被确定为Cu-ZnO 催化剂中水解离的活性中心。水解离后产生的H 原子和OH基团都以较大吸附能吸附在界面处,并且界面处的类似台阶结构大大降低了水的解离能垒,从而使得这一解离过程在界面处可以自发进行。我们同时发现H 和OH 基团在ZnO 薄膜表面可以较低的能垒扩散,因此水解离活性位点得以持续的催化后续解离过程。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深化了对超薄ZnO 薄膜结构和性质的认识,也对理解传统 Cu/ZnO 催化剂的作用机理,活性中心等问题提供新的启发。、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物理化学
公开日期2013-10-10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159.226.238.44/handle/321008/116829]  
专题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姚锟. 超薄氧化物薄膜性质的密度泛函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