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卫星跟踪的灰雁秋季活动特征与生境利用研究
孟维悦3; 李淑红3; 周景英2; 钱英2; 魏秀宏2; 韩莫日根2; 戴强4; 陆军3; 朱思雨1; 张国钢3
刊名生态学报
2018
卷号38期号:16页码:5659-5666
关键词生境利用 活动区 增强型植被指数 灰雁 图牧吉湿地
ISSN号1000-0933
DOI10.5846/stxb201706201115
其他题名Studies on the movement, home range, and habitat use of greylag geese (Anser anser) based on satellite tracking
产权排序3
文献子类Article
英文摘要营养和能量有效的积累对候鸟能否顺利完成迁徙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8月至10月在内蒙古图牧吉湿地,利用卫星跟踪技术对灰雁的活动特征、生境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阐明灰雁在秋季如何有效积累能量以满足迁徙前的生理需求。我们采用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分析了灰雁的生境特征,运用核密度分析法(KDE)计算了日间和夜间活动区面积,以及对不同月份的平均活动距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至10月间,灰雁活动位点的EVI值逐月递减,并且逐渐向南移动,趋向于水域集中,增加了对湖泊的利用,同时减少了对草地的利用;灰雁的活动区面积逐月递增,日间活动区面积大于夜间;灰雁在日间、夜间及平均活动距离均呈递增的趋势,每天凌晨及黄昏都出现较长时间的活动。由于8至10月间气温逐渐降低,从草地中可以获取的潜在食物资源减少,灰雁通过逐渐向水域较为丰富的区域移动,活动区面积逐渐增大,增加活动距离提高食物的获取量等确保获取足够的食物和能量满足迁徙的需求。
URL标识查看原文
WOS研究方向Zoology (provided by Clarivate Analytics)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312265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210.75.237.14/handle/351003/30439]  
专题食品安全与环境治理领域_中国科学院环境与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张国钢
作者单位1.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北京100011
2.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扎赉特旗137600;
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4.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孟维悦,李淑红,周景英,等. 基于卫星跟踪的灰雁秋季活动特征与生境利用研究[J]. 生态学报,2018,38(16):5659-5666.
APA 孟维悦.,李淑红.,周景英.,钱英.,魏秀宏.,...&张国钢.(2018).基于卫星跟踪的灰雁秋季活动特征与生境利用研究.生态学报,38(16),5659-5666.
MLA 孟维悦,et al."基于卫星跟踪的灰雁秋季活动特征与生境利用研究".生态学报 38.16(2018):5659-566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