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高寒矮灌丛生物量分配及其碳密度的估算
高巧1,2; 阳小成2; 尹春英1; 刘庆1
刊名植物生态学报
2014
卷号38期号:4页码:355-365
关键词高寒灌丛 生物量 碳密度 青藏高原
ISSN号1005-264X
DOI10.3724/SP.J.1258.2014.00032
其他题名Estimation of biomass allocation and carbon density in alpine dwarf shrubs in Garz Zangzu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Sichuan Province, China
产权排序2
文献子类Article
英文摘要灌丛面积增加引起的碳储量增加被认为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研究中一个最不确定的因素。为了揭示高寒矮灌丛生物量在不同器官、不同层片的分配规律和估算高寒矮灌丛生物量碳密度,该文对青藏高原东缘海拔3500-4650 m的14个灌丛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研究区域灌木层平均生物量为(5.38 3.30)Mg?hm~(-2); 不同灌丛类型灌木层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亚高山落叶阔叶灌丛灌木层平均生物量为(7.28 4.96)Mg?hm~(-2),亚高山革叶灌丛灌木层平均生物量为(4.32 1.36)Mg?hm~(-2); 个体形态和群落结构指标与亚高山灌丛单位面积生物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这种相关关系是建立在多个群落结构因子基础上的,单个群落结构因子不足以解释生物量的变化规律; 不同灌丛类型的生物量分配规律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高寒生境条件下亚高山灌丛将更多的光合产物分配到植物的根部。2)灌丛群落平均总生物量为(6.41 3.86)Mg?hm~(-2),灌木层生物量占群落总生物量的(83.18 8.14)%; 灌木层生物量与草本层生物量、凋落物层生物量、灌丛群落总生物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 < 0.05),灌木层各器官生物量与群落总生物量之间也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 < 0.01),故可以建立生物量模型。3)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从14个调查群落获得的该区域灌丛平均生物量碳密度为(3.20 1.93)Mg?hm~(-2)。
URL标识查看原文
WOS研究方向Life Sciences & Biomedicine - Other Topics (provided by Clarivate Analytics)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5116227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210.75.237.14/handle/351003/29975]  
专题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领域_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刘庆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高巧,阳小成,尹春英,等.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高寒矮灌丛生物量分配及其碳密度的估算[J]. 植物生态学报,2014,38(4):355-365.
APA 高巧,阳小成,尹春英,&刘庆.(2014).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高寒矮灌丛生物量分配及其碳密度的估算.植物生态学报,38(4),355-365.
MLA 高巧,et al."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高寒矮灌丛生物量分配及其碳密度的估算".植物生态学报 38.4(2014):355-36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