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研究生
题名碳质材料吸附剂的改性及其对水中阴离子污染物的吸附研究
作者黄一敏
答辩日期2019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导师李心清
关键词生物炭 碳纳米管 磷酸盐 吸附
其他题名Modification of carbon-based adsorbents and their adsorption for anionic pollutants in water
英文摘要
铬污染给全世界的水生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特别是在工业区和采矿领域。迄今为止,通过使用各种技术,例如化学沉淀,溶剂萃取和电渗析,已经实现了 Cr(VI)的去除。然而,这些方法通常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昂贵和复杂的准备过程。在本文中,展示了一种简单的聚合物交联方法,用于在水溶液中有效且快速地除去 Cr(VI)阴离子物质。具体而言,用壳聚糖改性羧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OOH),以增强 Cr(VI)在酸性水溶液(pH = 2)中的吸附,在 293K,303K 和 313K 下,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 142.9±0.9 mg g -1, 151±1mg g-1和 164±2mg g-1。吸附数据遵循 Langmuir 等温模型,说明吸附过程是放热的。同时,研究
结果发现复合材料对 Cr(VI)的吸附主要是通过物理静电吸附以及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引起的。此外,壳聚糖/ MWCNTs-COOH 复合物被证明可成功应用于多次Cr(VI)吸附循环,没有或仅有限的性能损失(直至第 4 个循环的吸附率仍为 98-100%)。除此之外,这种壳聚糖改性的 MWCNTs-COOH 复合物不仅提高对 Cr(VI)吸附容量,而且有效缩短了去除 Cr(VI)所需的吸附反应时间。总的来说,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快速的方法来设计和制造新材料,这种材料将在许多环境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废水处理和化学废物管理。
磷是水生环境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溶解在水中。因此,很难从水中去除。目前许多研究正在探索不同的材料,旨在实现提高对磷的去除能力。同时,磷的回收能力也需要被考虑,因为废水中存在的磷可以作为矿物磷的潜在替代资源。碳纳米管是有潜力用于治理磷酸盐污染的。然而,目前关于它们去除磷的潜力的研究是有限的。本文中,通过简单的交联,用壳聚糖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改性,以获得用于除去磷酸盐的新型吸附剂。研究数据显示,壳聚糖改性的碳纳米管,在 pH 3 和 293 K 下,在 30 分钟内达到 36.1±0.3 mg P g-1的最大吸附量。即使经过 5 次吸附 - 解吸循环,复合物(壳聚糖/多壁碳纳米管)的吸附容量仍可
保持在 94-98% 。根据 Freundlich 等温线模型,该吸附过程是放热过程。与其他已经被报道的新型磷酸盐去除剂相比,该复合材料具有很大的优势,表明该复合材料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吸附剂来处理磷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
除此之外,文中还探讨了用壳聚糖,季铵盐和镧改性麦秆生物炭,以增强相关环境条件下的磷酸盐去除。 具体而言,使用新的胺保护的交联方法来改性生物炭,对磷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到 109±4mg P g-1。 即使在较宽的温度范围(15-45℃)和 pH(2.5-7)范围内,被改性生物炭去除磷酸盐的高吸附性能也没有受到显著的影响。 对于 100mg P L-1 的磷酸盐溶液,制备的复合材料在 30 分钟就能达到 100%的吸附平衡,对于 25mg P L-1的磷酸盐溶液,30 分钟达到吸附平衡的93%,与先前报道相比,吸附平衡时间被显著的缩短了。复合材料的吸附机理主要包括静电相互作用,配体交换和路易斯酸碱相互作用。 所有上述优点使得制备的复合生物炭吸附材料对于磷酸盐的去除具有极大的潜力。
 
语种中文
页码144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10772]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研究生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黄一敏. 碳质材料吸附剂的改性及其对水中阴离子污染物的吸附研究[D].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