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研究生
题名锆改性蒙脱石制备及其对受污染水体和沉积物中磷的控制研究
作者邹银洪
答辩日期2019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导师张润宇 ; 王立英
关键词富营养化 锆改性蒙脱石 吸附 原位钝化
其他题名Preparation of zirconium modified montmorillonit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control of phosphorus in the polluted water and sediment
英文摘要

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世界性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而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性限制因子,其过量输入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富营养化水体中磷酸盐的负荷已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表明,当淡水湖库外源磷得到有效遏制后,沉积物中磷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会发生“二次释放”,仍可长期维持水体富营养化。因此,对受污染水体与沉积物中内负荷磷的科学控制是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重要内容。吸附法与原位钝化法是目前针对富营养化水体和沉积物磷污染修复的两种主要技术。蒙脱石作为一类具有天然纳米特征的无机超高分子量硅酸盐聚合物,因其比表面积大、孔隙多及优良的表面吸附性和离子交换性,在环境污染治理中被广泛应用。锆氧化物物化性质稳定、水溶性低、无毒害,且对磷酸盐有强烈的吸附能力。因此,探索采用锆改性天然蒙脱石,并将其应用于地表水体及沉积物中磷的污染控制是一种创新性的尝试。本论文表征了主要产地、不同类型蒙脱石的性能参数,遴选出适宜的蒙脱石基质,进而采用表面交联法制备锆改性蒙脱石吸附剂,开展其对受污染水体和湖库沉积物磷的控制实验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几点成果和认识:(1)所选内蒙钙基蒙脱石呈弱碱性、纯度高、层间距适中,阳离子交换容量较高,且对水体磷酸盐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适宜于作为基质材料制备蒙脱石改性吸附剂。(2)综合利用XRD、SEM-EDS、XRF等检测手段对所制备的锆改性钙基蒙脱石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锆成功地负载在钙基蒙脱石表面及层间域,蒙脱石的部分层间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锆的负载量随着锆源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系列改性吸附剂Zr-CaM0.1、Zr-CaM0.5和Zr-CaM1中氧化锆的负载率分别为3.71%、14.75%和26.01%。(3)实验发现,锆改性蒙脱石对低浓度磷酸盐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且吸附效果随锆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吸附等温线数据更符合Langmuir模型,表明锆改性蒙脱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机理属于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吸附动力学机制可以用准二级和Elovich模型进行很好地拟合。Zr-CaM1的最大吸附容量达22.41 mg/g,远高于Phoslock的9.49 mg/g。此外,Zr-CaM1吸附水体磷酸盐具有较宽的pH值适用范围(4~8.5),且酸性条件更佳。共存阴离子HCO3-会一定程度地抑制除磷效果,而Cl-和SO42-影响甚微。(4)污染沉积物钝化模拟实验显示,经投加锆改性蒙脱石15 d后,上覆水体磷浓度趋于稳定,保持在0.01 mg/L左右,孔隙水中SRP浓度快速降低。锆改性蒙脱石中锆、钙离子以配位离子交换形式与水体中的磷酸盐作用,并在沉积物-水界面以下形成薄层“钝化静止层”,从而有效固着和降低沉积物中可交换磷的二次释放。(5)综上研究表明,Zr-CaM1是一种高效、经济、安全的新型控磷材料,在水体和沉积物的磷污染修复中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语种中文
页码67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10718]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研究生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邹银洪. 锆改性蒙脱石制备及其对受污染水体和沉积物中磷的控制研究[D].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