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识别的准确率:影响因素与提高途径
李贺1; 傅元1; 梁静2; 傅小兰3,4
刊名心理科学
2020-09-20
卷号43期号:05页码:1204-1210
关键词欺骗线索 欺骗线索观念 内隐欺骗线索知识 透镜模型 策略性提问 认知负荷
ISSN号1671-3710
DOI10.16719/j.cnki.1671-6981.20200525
其他题名The Accuracy of Deception Detection: Influence Factors and Improving Approaches
产权排序3
文献子类期刊论文
英文摘要欺骗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识别欺骗则是人们的一项重要能力。研究表明,人们的欺骗识别能力仅仅略微高于随机水平。本文关注基于行为线索的欺骗识别研究。首先,介绍欺骗识别的准确率;然后,结合Brunswik的透镜模型从欺骗线索的有效性和欺骗线索的利用两方面分析识别准确率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识别准确率的途径。最后,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CSCD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32725]  
专题心理研究所_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3.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贺,傅元,梁静,等. 欺骗识别的准确率:影响因素与提高途径[J]. 心理科学,2020,43(05):1204-1210.
APA 李贺,傅元,梁静,&傅小兰.(2020).欺骗识别的准确率:影响因素与提高途径.心理科学,43(05),1204-1210.
MLA 李贺,et al."欺骗识别的准确率:影响因素与提高途径".心理科学 43.05(2020):1204-121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