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校园欺凌及其与心理韧性、抑郁关系的纵向研究
作者戴炜
答辩日期2020-06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导师史占彪
关键词校园欺凌 抑郁 心理韧性 纵向研究
学位名称理学硕士
其他题名S chool Bullying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ental Resilience and Depress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学位专业应用心理学
英文摘要

身处校园生活中,人人都可能欺凌,也都可能被欺凌。无论是纯正的欺凌者,还是纯正的受欺凌者,抑或二者兼而有之,一旦卷入校园欺凌事件,心理健康水平往往都会深受挫伤。国外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对校园欺凌及其与情绪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究。1999年,张文新教授率先将校园欺凌研究引入我国,在随后的时间里,校园欺凌相关研究广受关注,拥有了丰富的研究视角和一些有着本国文化特点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在前辈的研究结果上共进行了3个子研究,主要采用追踪设计,并进行相关的横断研究,从变量与个体两方面着手,对安徽某中学的667名学生于2017年和2018年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以探求校园欺凌及其与心理韧性、抑郁的关系。

首先,研究一旨在探讨校园欺凌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轨迹。采用自编人口学变量问卷、Olweus儿童欺凌问卷(OBVQ)初中版对667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第一次测量时间为2017年(T1),对应抽取学生年级为七年级和八年级,第二次测量时间为2018年(T2),对应抽取学生年级为八年级和九年级。结果发现:(1)校园欺凌行为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T1发生率41.9%,T2 发生率37.4%),“欺凌行为”总是由少数人施加在多数人身上;(2)校园欺凌行为的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对稳定性与绝对稳定性;(3)初中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欺凌方式为直接言语欺凌,且随着年级呈增长趋势;直接身体欺凌具有显著性别差异;(4)男生比女生更多地长期卷入校园欺凌行为;(5)不同欺凌身份类型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未参与者”的身份稳定性最高,“欺凌者”的身份稳定性最低,“未参与者”身份稳定性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6)从T1到T2,受欺凌群体遭受多重欺凌的比率大大提升。

研究二旨在探究校园欺凌与抑郁的关系。研究对象同研究一,在研究一的基础上,增用了简版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结果发现:(1)抑郁水平与受欺凌程度在男生群体是双向预测关系,在女生群体是单向预测关系;(2)早期的抑郁对后期的间接关系欺凌预测性最强,其次是受言语欺凌,最后是受身体欺凌;早期的受间接关系欺凌对后期的抑郁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早期不同校园欺凌的身份类型对后期抑郁水平有显著的主效应,欺凌-受欺凌者的抑郁水平最高,其次是受欺凌者,再次是欺凌者,最后是未参与者;(4)早期抑郁水平对后期的校园欺凌身份类型有预测作用。早期抑郁水平越高,最有可能成为欺凌-受欺凌者、其次是受欺凌者、再次是欺凌者、最后是未参与者。

研究三旨在探究心理韧性在受欺凌与抑郁之间是否具有调节作用。研究对象同研究一、研究二;在研究二的基础上,增用了心理韧性量表(CD-RISC)。结果发现:(1)心理韧性与受欺凌程度和抑郁水平呈同时性的负相关关系;(2)心理韧性对于男生群体,在受欺凌与抑郁中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3)心理韧性对于女生群体,在受欺凌程度低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当受欺凌程度高的时候,心理韧性不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根据以上的结果,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校园欺凌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且具有“男多女少”的特点,校园欺凌与抑郁存在预测关系。校园欺凌的最大受害者是“欺凌-受欺凌者”。鉴于心理韧性的保护作用有限,学校与家长应该加强对于校园欺凌的防范,并对严重受欺凌者进行适当干预,帮助其重塑心理健康状态。

语种中文
页码79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33904]  
专题心理研究所_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戴炜. 校园欺凌及其与心理韧性、抑郁关系的纵向研究[D].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02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