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失独老年人隔代养育特征及其心理健康
作者陆梭
答辩日期2020-07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导师刘正奎
关键词失独 老年人 隔代养育 特征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学位名称理学硕士
其他题名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generational parenting as well as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elders who have lost the only child
学位专业应用心理
英文摘要

自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实施,虽然给我国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也同时带来了一批特殊的社会群体——失独群体。在失独群体之中,又存在一群极其特殊的群体,即需要承担隔代养育责任的失独老年人。该群体不仅遭受了自己的独生子女去世的严重打击,而且还需要承担起对丧亲孙辈的隔代养育责任,因此这一特殊群体的隔代养育及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我国教育、公共卫生等领域备受关注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关注。本研究通过质性与量化研究二者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采用半结构性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以及问卷调查法深入探讨了失独老年人的隔代养育特征及其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分析失独老年人隔代养育的成因、养育类型、影响后果及影响因素等突出特征,并对承担隔代养育责任的失独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本研究由两个子研究组成。

研究一旨在探讨失独老年人隔代养育的主要特征。对来自全国6个省份的14名失独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结果显示:(1)隔代养育的成因主要按失独事件发生前、后分为两类,一类是失独前已全程主动参与孙辈养育、失独前未主动参与孙辈养育;一类是失独后有子女参与孙辈养育、失独后没有子女参与孙辈养育。(2)失独老年人隔代养育的类型可划分为四类:民主协商型、过度关注型、相互依靠型、严厉管教型。(3)隔代养育影响分为正性、负性两个方面。其中正性影响有:重塑生命意义、得到情感寄托、得到社会支持、孙辈健康成长和传承传统美德。负性影响包括:身心健康水平降低、经济压力水平增加、角色冲突、社会排斥和孙辈发展不良。(4)隔代养育受到失独老年人自身状况、丧亲孙辈发展状况和社会支持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研究二目的是探究正在承担隔代养育责任的失独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CL-5)、失独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来自全国9个省份的147名正在进行隔代养育的失独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隔代养育的失独老年人PTSD发生率为63.9%,与PTSD发生率有关的人口学特征为女性、个人每月经济收入低、自身患病、无子女参与隔代养育、退休后仍在工作、孙辈的健康状况和学习成绩不良。(2)从生活满意度、抑郁、焦虑、孤独感、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等6个方面而言,正在承担隔代养育责任的失独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3)隔代养育失独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受有无子女参养孙辈、个人每月经济收入水平、孙辈身体健康状况和学习成绩、失独老年人自身患病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综上,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失独老年人进行隔代养育的特征与正常家庭的隔代养育特征相比,从成因、养育类型、影响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而言都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正在承担隔代养育责任的失独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其中来自失独老年人自身状况、丧亲孙辈发展状况、社会支持状况等三方面因素不仅影响其进行隔代养育,也对承担隔代养育责任的失独老年人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今后在针对正在承担隔代养育责任的失独老年人的帮扶工作中,社会各界应从这三个角度综合考虑,以便提供全面、有效、及时和可持续的政策支持和心理援助。

语种中文
页码84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32429]  
专题心理研究所_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陆梭. 失独老年人隔代养育特征及其心理健康[D].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02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