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工作记忆回溯线索效应的产生机制:认知阶段分离
叶超雄3,4; 胡中华3; 梁腾飞2,3; 张加峰1,5; 许茜如3,4; 刘强3
刊名心理学报
2020
卷号52期号:4页码:399-413
关键词视觉工作记忆 回溯线索效应 认知阶段分离假设 内部注意 回忆报告范式
ISSN号0439-755X
DOI10.3724/SP.J.1041.2020.00399
其他题名The mechanism of retro-cue effect in visual working memory: Cognitive phase separation
产权排序4
文献子类实证研究
英文摘要

以往研究关于视觉工作记忆回溯线索效应的产生机制主要存在5种假设,目前依然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改进前人研究实验范式,采用包含内源性回溯线索的颜色回忆报告范式,进一步对这5种假设进行检验。在实验1中,我们调控了线索与探测阵列之间的时间间隔,发现不同时间间隔不影响无线索条件的行为表现,而在正常线索条件中被试的记忆精度以及能记住的项目数量均优于无线索条件;在实验2中,我们对回溯线索伴随的干扰刺激类型进行控制,结果显示,在不同条件下记忆精度不存在差别,但当回溯线索伴随干扰刺激呈现时,被试能记住的项目数量会被降低,降低程度受干扰刺激的类型调制;在实验3中,我们对伴随回溯线索的干扰刺激的呈现时间进行控制,发现虽然回溯线索效应仍然存在,但干扰刺激的呈现时间不会影响效应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回溯线索的出现使得被试能够在决策加工前完成内部注意资源的再分配,从而避免了同时进行这两种认知加工与记忆表征维持本身竞争认知资源。本研究为认知阶段分离假设提供了支持证据,对解决回溯线索效应产生机制的争议以及理解内部注意与视觉工作记忆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691840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31808]  
专题心理研究所_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2.辽宁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神经研究中心
3.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
4.于韦斯屈莱大学心理学系
5.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叶超雄,胡中华,梁腾飞,等. 视觉工作记忆回溯线索效应的产生机制:认知阶段分离[J]. 心理学报,2020,52(4):399-413.
APA 叶超雄,胡中华,梁腾飞,张加峰,许茜如,&刘强.(2020).视觉工作记忆回溯线索效应的产生机制:认知阶段分离.心理学报,52(4),399-413.
MLA 叶超雄,et al."视觉工作记忆回溯线索效应的产生机制:认知阶段分离".心理学报 52.4(2020):399-4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