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芦山7.0级地震次生山地灾害活动特征与趋势
崔鹏2; 陈晓清2; 张建强2; 杨宗佶2; 游勇2; 范建容2; 苏凤环2; 孔应德1,2; 朱兴华1,2
刊名山地学报
2013-05-15
卷号31期号:3页码:257-265
关键词芦山地震  次生山地灾害  崩塌  滑坡  落石  泥石流  堰塞湖  减灾
ISSN号1008-2786
DOI10.16089/j.cnki.1008-2786.2013.03.018
其他题名Activities and Tendency of Mountain Hazards Induced by the Ms7. 0 Lushan Earthquake,April 20,2013
产权排序1
文献子类Article
英文摘要2013-04-20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 km。截至4月29日地震共造成196人遇难,21人失踪,13 484人受伤,200余万人受灾。地震发生后,我们立即开展了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遥感解译、实地调查及危险性评估工作。作者定义了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分析了次生山地灾害的活动特征、形成机制与模式以及发展趋势,并与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进行了对比。初步查明芦山地震诱发了1 460余处崩塌和滑坡,大量落石和4处堰塞湖。次生山地灾害具有规模小、群发性和高位破坏的特征。崩塌和落石成群发育于坚硬岩石形成的陡坡上,主要发育区段有:芦山县的宝盛乡金鸡峡、双石镇大岩峡以及省道S210线K317路段和灵关镇以北小关子段,对沿河公路及救援生命通道影响严重。滑坡数量较少,以中小规模为主,主要发生于砂岩、页岩和松散堆积层中,仅发现一处大型滑坡并转化为碎屑流。堰塞湖主要由崩塌、滑坡形成,均为低危险性小型堰塞湖。芦山地震次生灾害的主控因素为构造、岩性、结构面和地形,崩塌破坏主要表现为顺层滑动破坏型、切层倾倒破坏型和结构面控制破坏型3种模式。芦山地震诱发崩塌、滑坡的数量、分布范围和规模比汶川地震小得多,其数量仅为汶川地震的5.53%,造成的地表破坏面积(3.06 km2)仅为0.57%。芦山地震区两次地震扰动的叠加效应,大大降低坡体的稳定性,震后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活动性增加,增幅有限,活跃期也相对较短,但震区山地灾害的隐伏性和隐蔽性强,给隐患排查带来困难。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4874594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35056]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
通讯作者崔鹏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崔鹏,陈晓清,张建强,等. “4·20”芦山7.0级地震次生山地灾害活动特征与趋势[J]. 山地学报,2013,31(3):257-265.
APA 崔鹏.,陈晓清.,张建强.,杨宗佶.,游勇.,...&朱兴华.(2013).“4·20”芦山7.0级地震次生山地灾害活动特征与趋势.山地学报,31(3),257-265.
MLA 崔鹏,et al."“4·20”芦山7.0级地震次生山地灾害活动特征与趋势".山地学报 31.3(2013):257-26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