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对坡地土壤团聚体与磷素赋存形态的影响
翟龙波1,3; 章熙锋1; 陈靖2; 况福虹1; 唐家良1
刊名西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9
卷号41期号:7页码:105-115
关键词长期施肥试验 紫色土 土壤团聚体 磷素形态
ISSN号1673-9868
DOI10.13718/j.cnki.xdzk.2019.07.015
其他题名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on Soil Aggregates and Phosphorus Fractions of Sloping Upland of Purple Soil
产权排序1
文献子类Article
英文摘要紫色土为长江上游农耕区主要土壤,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区,其耕层较薄(30~80 cm),土壤养分质量分数普遍偏低,作物养分利用率低,但目前国内外关于团聚体尺度耕作土壤的磷素分异与循环规律的研究较少.为深入了解紫色土坡耕地长期施肥过程中的磷素养分库容和供应机制,本研究基于2002年开始的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分析研究了西南紫色土区玉米/小麦轮作制度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发育特征,并结合碳、氮转化过程探讨紫色土培肥过程中磷素赋存形态及转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期有机无机配合施肥促进大团聚体的形成,不同施肥平均重量直径(MWD)依次为:OMNPK>RSDNPK>NPK>CK;长期施肥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各粒径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磷及各形态无机磷(Ex-P,Al-P,Ca-P,Or-P)质量分数,其中主要提高了较大团聚体(>2,0.25~ 2 mm)中养分质量分数.无机肥配施粪肥处理提升有机碳和全氮的效果优于无机肥配施秸秆,而对全磷和速效磷提升效果则相反.长期有机无机配合施用可有效提高各粒径团聚体中Ex-P,Al-P,Ca-P和Or-P质量分数,并促进Al-P,Ca-P向大团聚体转移,提高了土壤对有效磷素的保持能力.有机质添加处理在提高土壤有机碳和有机磷质量分数的同时,也对土壤磷素转化、提高磷素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579220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33550]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唐家良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3.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翟龙波,章熙锋,陈靖,等. 施肥对坡地土壤团聚体与磷素赋存形态的影响[J]. 西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9,41(7):105-115.
APA 翟龙波,章熙锋,陈靖,况福虹,&唐家良.(2019).施肥对坡地土壤团聚体与磷素赋存形态的影响.西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41(7),105-115.
MLA 翟龙波,et al."施肥对坡地土壤团聚体与磷素赋存形态的影响".西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41.7(2019):105-11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