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人文社会交流合作重点与路径
方创琳2; 鲍超1; 马海涛1; 罗奎1
刊名干旱区地理
2016
卷号39期号:6页码:1342
ISSN号1000-6060
英文摘要人文交流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社会根基和优先突破口,是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民心相通的重要路径。系统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人文社会交流合作的基本特征,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哈人文社会交流合作友谊区的角度出发,从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会展、艺术等方面提出了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推进人文社会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与路径,包括以科技合作为先导,务实推进科技交流合作,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科技文化中心的分中心;以文化合作为纽带,成立政府间中哈文化艺术合作委员会,建设文化艺术交流平台;以医疗卫生服务为特色,着力推进医疗保健服务合作,建设中哈国际医疗保健服务中心;以教育培训为引领,继续开展教育培训交流合作,建设中哈国际教育培训中心;以会展合作为平台,继续加强会展博览交流合作,建设中哈国际会展中心。进一步提出了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开展人文社会交流合作的保障措施及对策,建议强化中哈多层次人文交流合作机制,畅通人文社会交流合作的民心通道;制定中哈人文社会交流合作专项规划,充分调动多种资本参与人文社会交流合作;制定有利于中哈人文社会交流合作的科技创新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城市间人文交流合作联盟,规范友好城市联络制度。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24633]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新疆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方创琳,鲍超,马海涛,等.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人文社会交流合作重点与路径[J]. 干旱区地理,2016,39(6):1342.
APA 方创琳,鲍超,马海涛,&罗奎.(2016).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人文社会交流合作重点与路径.干旱区地理,39(6),1342.
MLA 方创琳,et al."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人文社会交流合作重点与路径".干旱区地理 39.6(2016):134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