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引黄灌区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杨世琦1; 王永生2; 韩瑞芸1; 谢晓军3; 杨正礼1
刊名生态学报
2015
卷号35期号:16页码:5537
ISSN号1000-0933
英文摘要以宁夏引黄灌区为例,探索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土壤硝态氮淋失规律。试验设置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条件下施用4500k&/hm~2(T_1,半量还田)和9000 kg/hm~2(T_2,全量还田)秸秆3个处理。利用树脂芯法吸附10、20、30、60cm和90cm土层的硝态氮流失量。结果表明:硝态氮(纯N)淋失量6.26—kg/hm~2,是冬小麦施用化肥氮量的2.78%-5.71%。与对照CK相比,T_1和T_2在l0cm土层减少0.09%和3.97%;20cm土层减少8.51%和9.81%;30cm土层减少2.25%和10.34%;60cm土层减少23.85%和13.08%;90cm土层减少27.65%和20.73%。10cm和20cm土层,处理与对照以及处理之间均未到显著性差异(P< 0.05);30cm处理,T_1与CK以及T_1与T_2未达到显著性差异,但T_2与CK达到显著性差异表明全量还田效果最好;60cm土层,处理与对照、以及处理之间均达到显著性差异;90cm土层,处理与对照之间达到显著性差异,处理之间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硝态氮淋失主要发生在冬小麦返青至灌浆期间,占全生育期淋失量的52.95%—67.79%。T_1、T_2冬小麦产量增产率分别为10.11%与11.51%。可见,稻秆还田能够减少灌区土壤硝态氮淋失量。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23856]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世琦,王永生,韩瑞芸,等. 宁夏引黄灌区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5,35(16):5537.
APA 杨世琦,王永生,韩瑞芸,谢晓军,&杨正礼.(2015).宁夏引黄灌区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生态学报,35(16),5537.
MLA 杨世琦,et al."宁夏引黄灌区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生态学报 35.16(2015):553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