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来源氮素配合施用提高东北春玉米氮素利用与改善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性研究
姜慧敏2; 郭俊娒3; 刘晓2; 乔少卿1; 张雪凌4; 郭康莉2; 张建峰2; 杨俊诚2
刊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卷号23期号:4页码:933
ISSN号1008-505X
英文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对东北春玉米氮素利用和土壤肥效的影响,为氮素养分持续高效利用和培肥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2013~2015年连续三年在东北典型春玉米种植区开展田间定位试验,在相同磷钾肥施用前提下,试验设4个处理:1) 50%玉米秸秆氮(N0);2) 100%速效氮165 kg/hm~2(N1);3) 60%速效氮+ 20%有机肥氮+ 20%缓释氮,施氮量165 kg/hm~2(N2);4) N2 +生物炭,生物炭量相当于50%玉米秸秆(N3)。收获期测定耕层土壤基本理化指标、作物产量及氮素利用率、基肥和追肥后土壤N_2O排放量。 【结果】1)三年玉米平均产量N1、N2和N3处理分别比N0处理显著增加了62.7%、67.7%和80.1%(P < 0.05);N2和N3处理分别比N1处理增产3.0%和10.7%;N3处理玉米产量可持续性指数(SYI)最高,产量可持续性最好。2)与N1处理相比,2013年和2014年累计化肥氮利用率N2和N3处理分别增加了8.4%和12.7%、10.2%和15.5%,2015年分别显著增加了8.4%和12.7%(P < 0.05)。N2和N3处理累计化肥氮利用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且N3处理增加幅度大于N2处理,说明N3处理氮肥的后效更加明显。3)施氮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P < 0.05),N3处理较N1处理显著降低了53.2%;4) N3处理的综合土壤肥力指数(IFI)最高,N3处理在农学、土壤肥力和环境效应评价中最优。 【结论】在总氮施用量不变的前提下,以添加适宜比例生物炭、有机肥和缓释氮肥替代部分速效化肥氮,可协同实现东北春玉米持续稳产、氮素养分持续高效利用和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改善。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23203]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延安大学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四川农业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姜慧敏,郭俊娒,刘晓,等. 不同来源氮素配合施用提高东北春玉米氮素利用与改善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性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7,23(4):933.
APA 姜慧敏.,郭俊娒.,刘晓.,乔少卿.,张雪凌.,...&杨俊诚.(2017).不同来源氮素配合施用提高东北春玉米氮素利用与改善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性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3(4),933.
MLA 姜慧敏,et al."不同来源氮素配合施用提高东北春玉米氮素利用与改善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性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3.4(2017):93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