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沉降对杉木和枫香土壤氮磷转化及碳矿化的影响
王方超2; 邹丽群2; 唐静3; 方向民2; 万松泽2; 吴南生2; 王辉民1; 陈伏生2
刊名生态学报
2016
卷号36期号:11页码:3226
ISSN号1000-0933
英文摘要氮沉降是全球变化的重大环境问题,根际是地下生态过程研究的前沿,但目前氮沉降对亚热带地区不同树种土壤氮、磷供应和碳矿化根际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尚不清楚。选取典型红壤区15a针叶树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阔叶树枫香(Liquidamba formosana)为对象,野外原位开展10 g N m~(-2) a~(-1)氮沉降试验3a,于2014年8月收集杉木和枫香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测定其pH值、有效氮、速效磷、水溶性有机碳及其34 d有机碳矿化动态,并计算根际效应。结果表明:氮沉降显著降低两个树种土壤pH值和杉木根际土壤速效磷(P<0.05);提高枫香非根际土壤NO_3~--N和杉木非根际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同时,氮沉降显著提高杉木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根际和非根际的增幅分别为71.2%和41.2%,降低枫香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根际和非根际的降幅分别为10.6%和44.1%。此外,氮沉降显著降低枫香土壤NO_3~--N和有机碳前期矿化速率的根际效应,增强后期矿化速率的根际效应,而杉木对氮沉降响应不显著。可见,氮沉降可显著改变树木土壤养分供应和有机碳稳定性,且丘陵红壤区针叶树和阔叶树根际过程对氮沉降的响应模式有别。率先报道了亚热带不同树种根际碳、氮、磷耦合过程对氮沉降的响应格局,并较好地揭示了针叶树和阔叶树对氮沉降响应的分异机制。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21949]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江西农业大学
3.赣南师范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方超,邹丽群,唐静,等. 氮沉降对杉木和枫香土壤氮磷转化及碳矿化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6,36(11):3226.
APA 王方超.,邹丽群.,唐静.,方向民.,万松泽.,...&陈伏生.(2016).氮沉降对杉木和枫香土壤氮磷转化及碳矿化的影响.生态学报,36(11),3226.
MLA 王方超,et al."氮沉降对杉木和枫香土壤氮磷转化及碳矿化的影响".生态学报 36.11(2016):322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