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庭院农业旱灾适应潜力的空间格局--基于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的分析
周洪建2; 孙业红1; 闵庆文3; 张凌云1
刊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
卷号28期号:1页码:43
ISSN号1003-7578
英文摘要传统农业系统因其相对独特的传统耕作方式或工艺较好地适应灾害风险而能长期以来"与灾害共存"。从河北宣化传统的庭院漏斗式葡萄种植园入手,分析其适应旱灾的特征并基于其生长要求的自然环境构建适应潜力评价指标与模型,探讨半干旱区庭院农业旱灾适应潜力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半干旱区庭院式农业旱灾适应潜力的高值区总体呈现"东北-西南"带状空间格局,内蒙古中部和南部、河北西北部、山西和陕西北部是近期庭院式传统葡萄发展的优先区域;从长远看,庭院农业旱灾适应潜力区域有向外围空间扩展的趋势,高值区逐渐连接成片;适应潜力的提出有助于灾害适应性研究内容的深入与拓展。研究结果可为灾害适应性研究,半干旱区调整家庭从业结构、提高收入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10469]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北京联合大学
2.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洪建,孙业红,闵庆文,等. 半干旱区庭院农业旱灾适应潜力的空间格局--基于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的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1):43.
APA 周洪建,孙业红,闵庆文,&张凌云.(2014).半干旱区庭院农业旱灾适应潜力的空间格局--基于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的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8(1),43.
MLA 周洪建,et al."半干旱区庭院农业旱灾适应潜力的空间格局--基于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的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8.1(2014):4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