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县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地形梯度效应以井冈山市为例
臧玉珠; 刘彦随; 杨园园
刊名自然资源学报
2019
卷号34期号:7页码:1391
ISSN号1000-3037
英文摘要地形是影响土地利用的重要地理因素,山区土地资源禀赋及其开发利用方式深受地形条件限制.以井冈山市为例,采用1995-2015年多期遥感数据,选取坡度、高程、地形位指数等多项因子,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地形对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以及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井冈山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形梯度效应,林地、草地多分布在海拔>400 m、坡度>15°的山地和高丘陵区,耕地、水域、建设用地多分布在海拔<400 m、坡度<15°的平原和低丘陵区.研究期内,井冈山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其中林地净减少992 km~2,建设用地净增加352 km~2,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主要发生在海拔<800 m、坡度<15°、人类活动密集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亦受地形因素影响,在平原和低缓丘陵区,斑块密集分布,景观多样性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斑块密度及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呈高值分布;而在高海拔、坡度大的山地丘陵区,优势斑块明显,最大斑块所占景观面积的比例以及蔓延度指数呈高值分布.优化山区土地资源配置,促进贫困山区减贫发展,应充分考虑地形因素的影响作用,遵循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和优势开发原则,重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加快推进山区精准脱贫、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76280]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臧玉珠,刘彦随,杨园园. 山区县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地形梯度效应以井冈山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7):1391.
APA 臧玉珠,刘彦随,&杨园园.(2019).山区县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地形梯度效应以井冈山市为例.自然资源学报,34(7),1391.
MLA 臧玉珠,et al."山区县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地形梯度效应以井冈山市为例".自然资源学报 34.7(2019):139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