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标准解读
周军华3; 褚赓2; 陆浩3; 刘柏男1; 罗飞3; 郑杰允3; 陈仕谋2; 郭玉国1; 李泓3
刊名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9
卷号008期号:001页码:215
ISSN号2095-4239
英文摘要随着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兴起,其负极材料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我国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所占据的市场份额仅次于日韩,已有多家负极材料厂商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为了促进锂离子电池负极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从2009年开始就陆续颁布了相关标准,涉及原料、产品和检测方法,提出了各项参数的具体指标,并给出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对负极材料的实际生产和应用起到了指导性作用。本文介绍了这些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要点,包括晶体结构、粒度分布、密度、比表面积、pH值、水含量、主元素含量、杂质元素含量、首次放电比容量和首次充放电效率。此外,本文还对今后的标准制定工作提出了部分建议。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pe.ac.cn/handle/122111/36390]  
专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3.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军华,褚赓,陆浩,等.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标准解读[J]. 储能科学与技术,2019,008(001):215.
APA 周军华.,褚赓.,陆浩.,刘柏男.,罗飞.,...&李泓.(2019).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标准解读.储能科学与技术,008(001),215.
MLA 周军华,et al."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标准解读".储能科学与技术 008.001(2019):21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