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用~(14)C和~(15)N标记常咯啉研究药物代谢
潘静雯; 虞启涛; 章辛
刊名核技术
1988-01-31
期号01页码:54
关键词常咯啉 ~(14)C ~(15)N 药物代谢 HPLC 质谱
文献子类Article
英文摘要常咯啉即2,6-双(1-吡咯烷基)-4-(4-喹唑基胺基苯酚),是新型抗心律不齐药。长期服用后有肤色变深、GPT上升等副作用。为寻找产生副作用的原因及进一步从药物代谢途径中寻找更有效的抗心律不齐药的信息,研究其在体内的代谢就成了十分必要而有意义的工作,本文用[~(14)C]常咯啉和[~(15)N]常咯啉的方法研究其在体内的代谢情况。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9.78.100.183/handle/2S10ELR8/271295]  
专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潘静雯,虞启涛,章辛. 用~(14)C和~(15)N标记常咯啉研究药物代谢[J]. 核技术,1988(01):54.
APA 潘静雯,虞启涛,&章辛.(1988).用~(14)C和~(15)N标记常咯啉研究药物代谢.核技术(01),54.
MLA 潘静雯,et al."用~(14)C和~(15)N标记常咯啉研究药物代谢".核技术 .01(1988):5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