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研究生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
题名甘肃水土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者陈兴鹏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导师康尔泗
关键词甘肃 水土资源 社会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地理元胞 组合质量 承载力 资产负债 动态模拟 判别分析 城市化不同区域 合理利用 对策
其他题名Study on water and Land resources based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Gansu
中文摘要西部大开发与中国加入wTO给甘肃的发展创造了又一次良好的契机,但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其独特的水土资源状况和特点,甘肃如何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依据其水土资源特点持续地发展社会经济是本文的研究主题。水土资源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水土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与区域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何科学地评价甘肃水土资源现状和承载力,区别不同区域水土资源特点,认识水土资源与区域社会经济的空间祸合关系,利用甘肃有限的特殊的水土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符合甘肃区域特点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机制和对策,成了促进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的应用,取得了下列于刃究成果;1、科学评价了一甘肃水土资源的现状、特点和空间组合质量。利用地理元胞自动机的原理构建了一个动态模型-土地利用动态模拟CA模型(GeOCA-Land),用此模型模拟了未来三十年的土地利用发展状况。得出以下结论-耕地、林地在模拟时间内增一民速度逐渐放缓,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变化后,分别比原来大约增长了2%、11%。其他用地逐渐减少,减少速度也逐渐放缓,比原来大约减少了3%。通过对不同区域水土资源的系统综合,评价和比较了甘肃内部分区域的水土资源组合综合优势度,得出以下评价结果-河西与甘南水土资源总量的优势较大,反映了河西与甘南的水土资源总量巨大,在省内具备绝对优势。但是,甘南的水土资源组合指数最高,说明其水土资源组合的状况最差,而河西的水土资源组合指数最低,说明其水土资源组合的状况最优。对于陇东和陇中地区,水土资源总量的优势较小,反映了其水土资源总量较少,但水土资源的组合指数刻氏,反映了该地区水土资源的组合状况较优。对于陇南地区,其水土资源总量的优势较小,反映了其水土资源总量较少,同时,其水土资源的组合指数较高反映了该地区水土资源的组合状况较差。2、通过对甘肃水土资源开发的历史经验和问题的研究,认识了古代、近现代和建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水土资源开发过程、水土资源破坏状祝和存在问题,从而对当今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3、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了甘肃的水土资源承载力,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DYNAMO语言编写程序,构建水土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了河西地区、甘南地区、陇南地区、陇东陇中地区在不同投入方案下的水土资源承载量,其结果如下:河西包括武威、张掖、酒泉三地区和金昌、嘉峪关二市,土地总面积为27万平方公里,占甘肃土地面积的60%,是主要的商品粮产区。如果河西能突出不同区域功能,协调好生态经济关系,合理利用、开发水土资源,重视依靠农业科技发展农业,河西水土资源的承载力是较大的,河西在商品粮不向外调的情况下,目前已经达到科学营养型。陇南的人口承载量在低投入的方案下,不可以达到温饱型,在中投入的方案下,可以达到温饱,但是不可以达到小康与科学营养型,在高投入的方案下,可以达到小康型,达不到科学营养型。甘南在低投入的方案下,不可以达到温饱型,在中投入的方案下,在2005年后,可以达到温饱型,在2010后有可能达到小康型,在高投入的方案下,可以达到小康与科学营养型。陇东、陇中地区在低投入的方案下,也达不到温饱型,在中投入的方案下,也是很难达到温饱型,在高投入的方案下,在2005年,达到小康,但由于人口增加太快,所以到2010年可能又达不到小康型,到2010年后,可以稳步达到小康型,但是今后20年达不到科学营养型。对甘肃不同区域进行水土资源的资产负债分析得出了各地区的可持续能力资产负债图。在未扣除矿产资源贡献率的情况下,嘉峪关的资产和净资产在各地州市中遥遥领先;而扣除了矿产负源贡献率后,即从水土资源的概忘出发,以已州的净资产最多,负债以陇南的比较高。4、通过具体理论和事例引证论述了甘肃水土资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即-水土资源是产生和吸引其他资源的基础性资源;水土资源,既是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资源要素,又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资源要素;水土资源是甘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持久性的最大制约因素。5、通过对甘肃分部门经济增长进行偏离份额分析,对甘肃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病理分析和诊断,认为总体上甘肃具有较高的全国竞争优势,但从分部门的竞争力偏离分析可以看出,甘肃竞争力较高的产业部门主要是农业、建筑业、重工业、交通邮电业和金融保险业,即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近几年由于国家"产业倾斜"政策而发展起来的产业部门。并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和灰色处理方法的结合对甘肃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判别分析,认为非农产业对甘肃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较大而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较低水平;甘肃对外贸易结构差,层次水平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不高;人口问题比较严重;土地资源已成为甘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一甘肃水资源缺乏、工业废水处理率低,达不到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制约一甘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带有氏期性、根本性的限制因素。依此提出甘肃经济发展的支持产业的发展思路-以技术改造尤其高新技术重塑重化工业比较优势,发展特色轻工业。并把农村和城市作为甘肃经济可持续发展两个不同类型区域,详细论述了其发展特点和思路。6、分析了甘肃水土资源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①甘肃水土资源通过对区域经济系统的作用间接对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的作用。②水土资源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影响:从甘肃水土资源与不同地域社会发育程度、甘肃水土资源分配与社会安定、甘肃水土资源的特殊成分与当地居民的卫生健康及甘肃水土资源与食物安全等方面论述了其影响。对甘肃社会可持续发展,论述了普及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性、迫切性和途径。对经济社会体制变革,在对传统的经济社会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模式、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模式是一种不可再长期拖延的过度模式的论证基础上,运用AHP方法,建立了对甘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估模型并对一甘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进行了判定,在对甘肃社会可持续发展状态分析后提出了对策,并从完善法规和税收制度、规范水土资源管理职责提高效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探讨了实现途径。从绿色技术、生态工程和清洁生产等方面论证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支撑。7、从甘肃河西干旱区、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早一半湿润偏早区、一甘南高原区、陇南湿润区等不同区域的水土资源特点出发,分析了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8、提出了甘肃水土资源合理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一、根据四大自然区各自的水土组合特点确定相应的土地利用方式。二、要吸取历代西部边疆开发对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妥善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即经济活动方式和强度要以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为限。三、甘肃水土资源挣资产地域分布差异大,发展条件和基础迥异,其四大自然生态经济区水士资源承载力在低、中、高三种投入方案下所能达到的生活标准不同。从总体上考虑,河西水土资源组合较佳,曾是甘肃的"粮仓",是国家粮食安全系统中甘肃子系统的基地,但过度偏重粮食生产的农村经济结构并非效益型经济结构。要在有限的水土资源承载力范围内实现5年内"再造一个河西",并在恢复和维持区域生态功能前提下保证经济较民时期的持续增长,建立节水型、效益型经济结构、并统筹规划各流域生态经济用水是决策的基本点。河西农村传统的农业观念需更新,要根据中国加入wTO所引起的市场变化重新确定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以技术为支撑,发展高效节水现代农业、发展草产业、制种业、沙产业和多种经营,通过完善销售网络、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要将城市远景规划中的人口数量限制在流域水土资源承载力的范围之内,从绿洲经济社会特点出发,合理规划流域城市体系及流域间城市的职能分工和经济联系,通过水政策和水价鼓励工业节水、水的循环利用、城市中水道系统的建立并保证生态用水。河西是投入的重点区域。陇南以油橄榄为代表的林特产品生产具有较大的产业化潜力,加大投入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甘南和陇东陇中区高投入方案下20年内也达不到科学营养型,即投入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甘南应突出生态功能,建设生态大区。但由于其效益在黄河、民江全流域,应通过建立水资源生态-经济补偿机制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对一「游开征水资源生态补偿税并全额返还上游为水源涵养作出贡献的地区,应成为一种流域间生态经济效益整合的基本手段。陇东、陇中区,以人口城市化为突破口,以降低水土资源对承载人口的直接约束。四、挖掘重化工业人才、设备、技术优势,通过用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重化工业,实现高新技术支撑下的现代化重化工业带动战略。轻工业在全国的竞争力处于劣势,应以特色资源为荃础,以体现环境价值的绿色产品为目标,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要以不断用创新的先进农业技术克服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因子。合理规划城镇体系,着力塑造区域中心城市,通过培育区域发展极实现以城带乡,并推进产业的升级。五、社会层面上,要发挥城市大社区和乡村政府的科普功能,增强全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完善法规和税收制度,规范致富行为,保证代际、代内公平;规范水土资源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运用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确保水土资源利用的代际公平。切实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保障贫困和失业人口的基本生存需求;推进绿色生态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支撑。六、从甘肃不同类型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出发,因地制宜,确立不同的发展重点和模式。七、通过水土资源价格的综合调控,使水土资源的真实成本得到反映,这既可促进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又能够以真实成本引导区域经济空间布局的合理化。废除统一水价,将短缺程度纳入水价形成函数,拉开区域水价价位,并结合甘肃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综合运用水土资源价格政策调控手段,就成了水土资源价格改革的目标和核心。与此相配套,应逐步降低自备水源在城市和工业供水中的比例,确保水价的调控作用。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8-22
页码154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1922]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研究生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兴鹏. 甘肃水土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0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