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研究生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
题名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天气的环流型、水汽诊断及数值预报实验
作者梁潇云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导师钱正安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部牧区 雪灾环流型 可降水量 水汽通量辐合和辐散 数值预报
中文摘要冬、春季雪灾是青藏高原东部牧区的重要灾害性天气,这里生产力水平低下,畜牧业生产多为靠天养畜的自然放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差。而近年来雪灾频频发生,这给当地的国民经济和人民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需要加强对雪灾天气的监测、预报及其形成原因等的研究。本文工作主要是根据周陆生等提供的雪灾标准,普查了1977—1996年20年间冬、春季高原东部牧区的60次降雪过程,利用历史天气图资料,从短期天气预报角度出发,注重高原上和高原南、北侧500hPa的天气系统,特别是引导冷空气入侵高原的中、高纬度天气系统,把导致高原东部牧区冬、春季降雪的环流形势归纳分类。然后,利用国家气象中心T106L19全球模式的分析值格点资料等,分析各型下典型个例过程的水汽场,以及形成高原东部牧区强降雪天气的水汽源,了解降雪前后降雪区上空水汽的输送及辐散辐合情况。最后再用PSU/NCAR的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2,以及NCEP的再分析值资料,对1998年3月的一次典型雪灾个例进行数值预报试验,以期对该模式在高原地区的预报性能进行检验。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高原北侧及南侧的500hPa环流形势,可将冬、春季高原东部牧区降雪的天气形势划分为:北脊南槽型、阶梯槽型、乌山脊型及国境槽型四类。其中前两类是主要的降雪天气型。2)在上述四类降雪天气型中,高原北侧的槽、脊活动带来冷空气,高原南侧的南支槽发展为高原输送了暖湿气流,而高原上的低涡、切变线等高原中尺度系统则提供了易于产生强降雪的辐合、抬升凝结条件。因此,抓高原北侧、南侧及高原上天气系统三者的配合是预报高原东部牧区降雪天气的着眼点。3)高原东部牧区强降雪天气前有气柱可降水量的明显增长,强降雪区与强水汽辐合区(或辐合带)相对应。造成冬春季高原东部牧区强降雪天气的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地区。4)用NCEP/NCAR的2.5°×2.5°经纬度网格点再分析资料作中尺度模式MM5的初始场及侧边界值,做高原东部牧区一次雪灾天气过程的数值预报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及再分析值初、侧边界值对产生雪灾的大尺度形 势有一定的预报能力,降雪量基本一致,但降雪区有些偏东南。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8-22
页码39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1916]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研究生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梁潇云.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天气的环流型、水汽诊断及数值预报实验[D].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0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