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研究生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
题名中亚感热变化及其对我国西北气候的影响
作者周长春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8-05-09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授予地点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导师高晓清
关键词中亚 中国西北 干旱半干旱地区 感热 REOF分析 SVD分析 数值模拟
其他题名The Features of Sensible Heat in Central Asia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abnormal sensible heat in Central Asia on the climate in the NWC
学位专业气象学
中文摘要我国西北干旱及半干旱区的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7%,占全国面积的47%。干旱也成为制约西北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弄清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气候成因和影响制约因素,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探讨,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结果。但是,还是不能很清楚全面地了解影响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变化的成因和物理机制。叶笃正等指出“地面变化引起的气候变异并不局限于当地,尤其是大范围地面过程引起的气候变化更是如此。”因此我们认为,在研究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时,不能不考虑处于其上游的广大的中亚干旱半干旱区的下垫面热状况。 故本文将就中亚干旱区地面感热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的影响机理从统计和数值模拟方面入手进行初步的探讨。取得了以下初步的认识: 中亚感热的基本气候特征:中亚感热在冬季是一致的负值,而夏季是全区的正值,且在7月达到最大值。中亚感热的分布与大尺度地形和地表覆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中亚感热可以分为6个异常区。过去几十年中,各区感热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小,但幅度不一。周期分析表明,中亚感热具有不同的长短周期振荡,3年、5年和8年的短周期振荡是各区基本共有的,同时也存在20年左右的长周期振荡。 中亚感热异常对西北温度降水的影响:4~10月的中亚感热与来年我国西北1月的温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其中5~7月的中亚感热场与来年1月西北温度场为显著的负相关即当中亚关键区感热减小是我国西北特别是西北北部地区温度将升高。中亚感热场前期5~6月,7~9月,10~12月分别影响后期我国西北7月、10月和次年2~3月降水。其中5~6月中亚感热场分别与我国西北降水场后期7月的新疆阿勒泰,甘肃中南部和新疆东南部呈负相关。7~9月中亚感热场大部地区(特别是咸海及其以南地区)感热场与西北地区东部10月的降水有明显的正相关,而与新疆南部和哈密地区为负相关。10~12月中亚感热场与来年2~3月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场呈负相关。 数值模式模拟中亚感热异常增加(减小)对我国西北夏、秋气候的影响我们发现:中亚感热异常增加或减小时,我国西北区的地面气温是增加(减小)的,两者是负相关。中亚感热异常增加时,我国西北地区降水是减少的;而中亚感热异常减小时,西北降水是增加的。中亚感热异常减小时西北区500hPa上的风场变化的东风分量,有利于东部暖湿水汽向西北输送;中亚感热增加时的西风分量则阻碍了水汽的输送。湿度场的变化能很好的和降水的变化相匹配。当中亚感热增加时,夏季西北区500hPa高度场是增加的;而感热减小时西北北部高度场增加,南部减小;秋季高度场的变化与夏季相似。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8-22
页码76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1791]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研究生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长春. 中亚感热变化及其对我国西北气候的影响[D].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0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