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研究生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
题名IDL在青藏铁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盖迎春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7-11-19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授予地点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导师郭建文
关键词IDL C# 时态钻孔数据 可视化 混合编程 青藏铁路
其他题名IDL Application Study on GIS of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学位专业自然地理学
中文摘要GIS二次开发中通常使用的GIS组件方法,大多受到开发商限制或组件提供的扩展接口不能满足系统功能需求的限制,在青藏铁路地理信息系统中为满足应用需求,采用了“IDL+C#+ArcSDE”的开发模式。 IDL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计算可视化开发语言,应用于青藏铁路地理信息系统中,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数据处理效率,而且能够直观形象地对观测资料和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由于作为青藏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开发语言——C#语言推出较晚,目前,RSI公司尚未明确指出与C#语言的混合开发机制,IDL与C#进行混合编程的文献也很少见。大多都是IDL与Visual C++、Visual Basic、Delphi和Java等高级语言之间的混合开发研究。 本论文通过对IDL语言与C#语言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两种语言之间的数据传输机制和事件响应机制,利用IDL提供的开发组件IDLDrawWidget实现了两种语言之间的混合开发,并利用这两种语言共同构建了青藏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平台。通过对传统软件“三层”体系结构和OGC提出的GIS软件体系结构标准的探讨,结合IDL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图形处理与可视化以及内嵌投影转换工具包等特点,形成了一种嵌有IDL的新的GIS的体系结构,该结构扩充了GIS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功能。 第一章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依据,回顾了相关研究领域,并对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进行了阐述。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IDL语言的混合编程研究,提出了两种语言之间的数据传输机制和事件响应机制。 第三章阐述了IDL与GIS的集成方法以及GIS功能的IDL实现过程和方法。分别从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方面介绍了IDL实现GIS可视化过程,同时分析了IDL如何实现GIS的空间分析功能。 第四章首先介绍了青藏铁路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从环境集成和功能集成两方面阐述了IDL在青藏铁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集成过程和方法。其次,通过IDL实现时态钻孔数据的分析与可视化。最后,简单介绍了冻土模型在青藏铁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集成方法以及输出结果的IDL可视化方法。 第五章是本论文的结论与展望。总结整个论文的研究内容,并对其中的不足和预研究进行了总结。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8-22
页码67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1782]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研究生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盖迎春. IDL在青藏铁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0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