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研究生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
题名武威市凉州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方案模拟与路径优化的效果预测
作者马永欢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6-11-02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授予地点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导师樊胜岳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 凉州区 循环经济 SD模型 路径优化
学位专业人文地理学
中文摘要石羊河流域是社会经济活动对水资源依赖性极强的区域,水资源的供需状况成了决定本区发展的生命线。多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严重超载,社会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原有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整个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植被退化、枯死,荒漠不断向绿洲逼近,沙尘暴频发。严重的生态问题不仅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还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转变传统的线性经济增长模式,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是武威市凉州区发展的根本目标。对此,本文结合石羊河流域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确定了以位于中游的凉州区发展循环经济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层次决策分析方法评价了石羊河流域生态、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协调度,结果表明:协调度从1992年的5级降低到2003年的4级,即由中度协调演变为低度协调。采用人均国民收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等指标,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结果表明,凉州区的工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处于工业化初期。借鉴国际产业结构演进理论,提出了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生态农业和沙产业的产业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生态农业模式和生态工业模式。 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SD)。对凉州区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参数进行模拟的结果表明,这种方案(凉州区方案)虽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不明显,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废水再循环利用的程度比较低,不能实现废弃物最大程度的资源化、废水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更为重要的是,存在3.47×108-4.16×108m3/a的需水缺口,这必然会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用水挤占生态用水,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大力发展新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调整原有的土地利用结构、改变传统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和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核心的路径优化模式(优化方案),并设计了这种模式的具体参数。路径优化的预测结果表明,这种模式不仅使经济发展保持了平稳的增长速度,使三次产业结构关系更加合理,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协调,还使废弃物得到最大限度的资源化,使工业循环用水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使水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两种方案的对比表明,优化模式在实现发展循环经济目标的同时,不仅从根本上克服了需水缺口问题,还从源头上解决了凉州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问题,为凉州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石羊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优化方案是内陆河流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理想模式。 为了实现凉州区循环经济的有序发展,本文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政府层面上提出了健全组织机构,有效行使政府在立法、宏观调控、技术创新、环境管理工具和园区建设与布局等方面的管理职能。与此同时,还提出了建立绿色GDP考核体系,提高区内的投资能力和融资能力,建立水资源合理使用的调配制度,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8-22
页码154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1642]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研究生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马永欢. 武威市凉州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方案模拟与路径优化的效果预测[D].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0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