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生态研究
汶川地震对龙门山地区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吴聪 ; 王金牛 ; 卢涛 ; 吴彦 ; 吴宁
刊名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2
卷号18期号:6页码:911-916
关键词汶川地震 滑坡体 山地土壤 理化性质
ISSN号1006-687X
其他题名Effect of Wenchuan Earthquake on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Longmen Mountain, Southwestern China
通讯作者吴宁
中文摘要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汶川地震后龙门山东、西坡及过渡区域典型山地滑坡体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未破坏的原生土壤相比较,3个区域滑坡迹地土壤砂粒含量均显著升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全氮、全磷、硝态氮、总矿质氮、土壤粉粒和粘粒含量显著降低;滑坡体土壤pH值在东坡和过渡区显著升高,西坡升高不明显;东坡和过渡区滑坡体土壤氨态氮含量与矿质氮/全氮比值显著降低,而西坡差异不显著;土壤碳/氮比值在过渡区显著下降,东坡和西坡差异不显著.此外,3个研究区域滑坡体土壤全钾含量变化不显著.滑坡迹地表征土壤质量的指标(土壤质地、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等)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地震对滑坡体土壤产生了明显的破坏作用;土壤的碳损失率大于氮损失率,并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土壤的碳缺失.地震对龙门山区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仅有氨态氮存在扰动与空间区域的交互作用,其余理化指标的扰动结果均不受空间区域差异均的影响.这暗示地震有可能是通过对土壤剖面层次的破坏和扰动而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生态气候类型差异对于滑坡迹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效应可能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
学科主题生态研究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7-03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210.75.237.14/handle/351003/23863]  
专题成都生物研究所_生态研究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吴聪,王金牛,卢涛,等. 汶川地震对龙门山地区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2,18(6):911-916.
APA 吴聪,王金牛,卢涛,吴彦,&吴宁.(2012).汶川地震对龙门山地区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8(6),911-916.
MLA 吴聪,et al."汶川地震对龙门山地区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8.6(2012):911-9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